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檢初聞出事,本是覺得此人乃無用之臣,想要將之同那胡廷宴一般,一同罷免。
而後將此人資歷經過抽出,仔細翻看,發現朱童蒙頗有武力,當年遼東有戰事,熊廷弼被免職,許多官員都不敢前往,如閻鳴泰等便找藉口躲避,唯朱童蒙載甲挾弓,策馬趨遼陽,適逢大雪,平地雪深一尺,十日三戰,最後告捷而歸。
巡撫延綏以來,于軍務也算用心。
面對軍餉睏乏而外敵騷擾不斷的困局,朱童蒙多方籌措、相機排程,對挾賞要索者,堅決拒絕,拖欠者,及時查補,致使軍中無飢寒,戰士樂死戰,累戰累勝,讓榆林雖窮困,卻仍為邊關一重鎮。
對此,朱由檢這才按耐下去,找了個機會分別詢問朱童蒙與魏忠賢當年“助殿工”之緣由,又查明當年國庫支出銀錢並錦衣衛所探之隱秘,才知道這是九千歲藉機索要錢財,若朱童蒙不想辦法籌錢給他,那當年軍餉連剋扣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混亂的陝西,
能逼得一有用之臣如此行事,朱由檢也大為震撼。
徐光啟如此人才,若是出了事,朱由檢豈不是要心疼死!
可推廣甘薯一事,也不能再拖。
“取西北處待職官員名錄來!”
朱由檢揚聲道。
隨後王承恩急忙從書架上取出名錄,呈交天子。
這是朱由檢特意擬訂的。
他對朝堂上的文武官僚都不甚熟悉,尚且需要邊做事邊認人,何況對已然在家閒住,或者當年因黨爭而罷官去職之人?
可又不能因此而損失人才。
故而朱由檢用心去認,同時也命劉若愚王承恩等將天啟朝去職歸家之人一一列出,分其家鄉為錄。
在人名之後,還要以硃筆補寫上一個書架編號,能順著編號,再從一旁書架上,取出一份新的記錄——
那是此人為官以來之官聲、經歷與其所呈之奏疏,好讓朱由檢能儘快瞭解到此人之情況,而不論其黨派、士林風評。
不然當時內閣推薦了畢自嚴等人,朱由檢也不會直接應下。
接過名錄,朱由檢認真翻閱,最後點出幾個人名來。
“且看下這武之望。”
於是王承恩又轉去擺滿書冊的書架處,取出有關武之望的經歷文件。
武之望於明萬曆十七年中進士,先後任職多處,其為人剛正不阿,事上官,恭不阿,直不為抗,且任官清廉,於地方時多次拒絕同當地鄉紳往來。
天啟四年三月,以右副都御史接任袁可立,巡撫登、萊,繼續訓練水師,伺機從海上出擊遼東韃虜。
只是其人與東江總兵毛文龍不合,二人多次上奏,互相攻擊,最終武之望調走,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旋改兵部左侍郎,天啟六年因病乞休,返回西安老家休養,今年已然75歲。
“倒是能用,只是年歲實大,恐如李起元一般。”
朱由檢將人名圈起來,卻又有些遲疑。
好在王承恩勸道,“皇爺,這武之望還擅長醫術,想來有養身之法,身體還是行的。”
武之望小時體弱,加之其子孫因患病卻求治無門,故而自學醫術,如今已是“關中鴻儒”“女科聖手”,常為百姓坐堂出診。
朱由檢聽罷,只是說道,“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誠哉斯言!”
於是推敲既定,當以武之望掛名,為之後推行甘薯之事主持者。
考慮其人年歲實大,哪怕能以名望,奉皇命,強令此事推行,也難免勞累,於是朱由檢繼續挑選,意選取一青壯之人輔佐,為實際落實之人。
在抽看了數人之經歷後,朱由檢最後選定了山西代州出身的孫傳庭。
此人為官時亦有功績,從地方知縣一路升為吏部郎中,只是天啟五年,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怒而辭官歸家。
“這孫傳庭還有意於武功?”
朱由檢將此人經歷來回翻閱,看到孫傳庭曾寫下“丸泥不是封關計,仗劍誰歌出塞詞”之詩句,又成功防備過徐鴻儒作亂,其人儀表魁偉,身長八尺,能左右射,武藝絕倫,便覺得這孫傳庭,指不定可培養一二,為一能文能武之人才。
“既然有些能打的模樣,那就讓他去陝西!”
“再令朱童蒙去陝西巡撫九邊,從內帑支筆錢給他,令其為榆林鎮分發軍餉!”
“九邊缺餉良久,其中榆林所虧欠最重最久,卻偏偏仍忠心敢戰,實為九邊諸軍之表率……朕若還不給這樣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