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祈願仁人君子,一切善信,各推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不要吝嗇涓涓細流的幫助。必須知道佈施為得福之本,天道昭彰、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既然救濟他人的孤兒,那麼自己的子孫,應當必定多是出類拔萃,大有作為。決不至於生活困苦、顛沛流離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啊!
宋范文正公,唯以濟世濟人為事。其子孫至今,多有達者。固知急人之急者,其自己與子孫,世世生生,皆不至有急而待人賙濟也。
宋朝文正公范仲淹,唯以濟世救人作為事業。范家的子孫至今,有很多顯達的人。要知道救他人之急的人,他自己與他的子孫,世世生生,都不至有急難而等待他人的賙濟啊!
倘能俯納芻蕘,不惜家珍,俾此舉大成,豈特孤兒之大幸哉,實天下國家之大幸也。
倘若能夠採納淺見,不吝惜家財,使得此舉大功告成,哪裡只是孤兒的大幸呢?實在是一家、一國乃至舉世之大幸啊!普勸施資助刻大藏疏
夫大藏者,乃般若之叢林,真如之府庫,一切世出世間諸法之淵海也。舉凡如來究竟親證之道,眾生即心本具之法,及十方世界之廣,三世因果之微,與夫日用倫常孝弟慈善之道。悉皆顯闡贊導,了無佚遺。以故宏法大士,莫不以流通大藏,為宏法利生之急務焉。
一部《大藏經》,是修習佛法得般若智慧的叢林道場,是真如實相自性的倉庫,如無邊的海洋一樣涵蓋一切世間、出世間諸法!無論是如來親自證悟到得佛果、眾生心中固有的佛性,以及廣大無邊的十方世界之情形,細微難測的三世因果之道理,還是人世賴以維繫的倫理綱常、孝弟慈善的道理。全部都加以明確地闡述,並提倡這些道理以教導眾生,一點也沒有遺漏。所以宏揚佛法的大德,沒有不以流通《大藏經》,作為宏法利生的首要任務啊!
刻大藏經,與單刻一二部經論有異。不得謂此功德大,彼功德小,此法當機,彼不當機。良以一大藏雖有經律論,及西竺此方種種著述,部類各別,卷數逾萬,總是一部大藏經故。
刻印《大藏經》,與單刻一二部經論有所不同。不要說刻印某些經論功德大,刻印其他經論功德小,或者刻印某些經論契合當前的時機,刻印其他經論則不契合。我這麼說,實在是因為一部《大藏經》雖然有經、律、論三藏,以及印度、中國的種種著述,部類各別,有萬卷之多,全都是收歸一部《大藏經》的緣故。
既是一部,何可割裂疆域,妄分優劣。譬如萬川歸海,同一鹹味。百華成蜜,同一甜味。卉木雖有大小,春光原無偏僻。形相雖有殊異,明鏡豈有二照。如修九層之塔,施磚石於各級,功德同等。如鑄千尺之佛,鎔金銅於一爐,那分高低。但可即末以得本,豈宜執源而廢流。
既然是一部,怎麼可以人為劃分界限割裂彼此,妄自計較各經論的高低。譬如萬川歸於大海,一同匯成海水,同是一種鹹味。百花釀成的蜜,共同化為蜜汁,同是一種甜味。如小草和樹木雖然有大小之別,但春天的陽光,原本沒有偏心,是平等普照的。又如鏡子照物,外物的形相雖然有種種差異,但明亮的鏡子,哪裡有二種不同的映照呢?又如同修建九層高的佛塔,佈施每一級的磚石,功德是同等的。如同鑄造千尺高的佛像,熔化金銅在一個鍋爐,哪裡能分別高低。我們看待大藏經中的各部經論,應該像看一株繁茂的大樹,枝葉雖多,各有不同,但循著不同的樹枝去看,原屬同根而生;又如一條長河,源頭和下游均是一河之水,不應該只認得源頭而不認得下游。
菩薩度生,不見能度所度之相。菩薩行施,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故得一心無住,三輪體空,致其福德,直與十方虛空,同一廣大悠久。
菩薩化度眾生,不見能度的我、所度眾生的相。菩薩修行佈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以能夠心中全無執著,能施的人、所施的物、受施的人,這三輪體空,而致使他的福德,與十方虛空,同樣的廣大悠久啊!
一大藏教,雖有大小權實,偏圓頓漸,顯密真俗,禪淨性相,種種不同。然其心光血脈,固皆融會貫通,一無滯礙。如帝網千珠,重重交映。如佛殿千燈,光光相涵。
一部《大藏經》,雖然有大乘小乘、權教實教、偏教圓教、頓教漸教,顯教密教、真諦俗諦,禪宗淨土、性宗相宗,種種不同。然而各種教法的核心思想與法脈起源原本都是融會貫通,完全沒有隔閡的。如同帝釋宮殿中的梵網千珠,重重互動映輝。又如同佛殿中的千盞明燈,光光互相涵容。
助刻檀越,但取錢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