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仕途,應酬世務的工具。這是將聖人輔佐天地教化培育之大道,作為自己博取名利之小技。
其誣衊聖人,悖逆天地也至矣。由是讀書之人,心不知書義,而身不行書道。其作文也,則發揮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道,直使一絲不漏。而考其居心行事,則絕無此等氣分。直同優人演劇,苦樂悲歡,做得逼真,實則毫與自己不相干涉也。
這是誣衊聖人,悖逆天地已到了極點。由此,讀書之人,心中不知道書中的真義,而自身不實行書中所說的道理。他所作的文章,發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道,簡直達到了一絲不漏的程度。而考察他的存心行事,就絕對沒有這些氣分。簡直就是演員排演劇目,苦樂悲歡,演得很逼真,實際絲毫與自己不相干。
此弊一肇,漸至變本加厲。於是有天姿者,習為狂妄,恥循堯舜周孔之跡,而欲駕而上之。竟至廢棄聖經,競作新書。
這個弊端一開,愈演愈烈。於是有天姿的人,逐漸狂妄,恥於遵循堯、舜、周公、孔子的行跡,而想要凌駕聖人之上。竟然導致廢棄聖人經典,競相著作新書。
邪說一起,群相附和。遂致一班惡劣小人,欲逞自己劫掠姦淫之心,汲汲然提倡廢經廢倫,而欲實行之。唯恐斯民之不與禽獸相同,而綱常倫理之有礙於己也。致令天災人禍,相繼降作。國運危岌,民不聊生。譬如夜行廢燭,海行廢舟,欲不隕越沉溺,其可得乎。
邪說一生起,大家都來附和。於是致使一班惡劣的小人,想要滿足自己劫掠姦淫的心,急切地提倡共妻共產,而想要去實行。唯恐百姓不與禽獸相同,而認為綱常倫理是阻礙自己。致使天災人禍,相繼發生。國運危急,民不聊生。譬如夜晚行走,丟棄蠟燭,海上航行,拋棄舟船,想要不墮坑沉海,可能嗎?
施子肇曾,懼斯道之滅沒也。乃與二三同志,特立國學專修館。聚有志斯道者,俾其專精研究,身體力行,冀其有得,而廣傳焉。
施肇曾居士,畏懼儒學聖道的沒滅。與二三位共同志向的人,特別建立國學專修館。聚集有志向於儒道之人,使得大家專精研究,身體力行,希望有所得,而廣泛傳播。
唐子文治,十餘年來,殫精斯道。蒐集十三經善本,擇其注之簡當者,匯而集之。而復一一抉其微言,標其大義,附於諸經之後,其用心可謂誠且摯矣。
唐文治居士,十多年來,竭盡精思在儒學之道。蒐集十三經的善本,選擇註解之中簡便得當的,彙整合冊。而又一一揭示其中精深微妙的言詞,標出其中的大綱要義,附於諸經之後,他的用心可說是很誠摯啊!
施子遂即刻之,以期布之學宮,俾各讀誦而修習焉。刻既成,己與唐子各為序,述其所以。又令予序。予惟十三經之在世,如日月之麗天,有目皆睹。何待粥飯庸僧,特為標指乎哉。
施肇曾於是刻印出來,希望流佈到學校,使得大家都來讀誦修習。刻印完成,他與唐文治,各自寫了序,敘述緣由。又請我寫序。我想,十三經在世間,如同日月在天,有目皆睹。何必要我這個只會吃飯的平庸僧人,特地來加以標舉指明呢?
雖然,道固無二,仁智見殊。不妨以己之所見,為諸仁智者告。亦未必非窮經希聖之一助也。竊謂十三經所發明之道,乃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
但是,固然大道唯一,無二無別,而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不妨以自己所見,為諸位仁者、智者相告。也未必不是窮究經典,效法聖人的一個幫助。我認為,十三經所闡發顯明的道理,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闡發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要,唯大學則次第言之,而曲盡其致。中庸論語孟子,俱皆發揮此義,但不次第循序而說耳。是知四書者,乃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之註疏,而俾其道大明。
闡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旨,唯在《大學》中次第說到了,並婉轉深入地將其中的道理表達出來。《中庸》、《論語》、《孟子》,全都是發揮這個義旨,只是沒有次第循序而說罷了。所以知道《四書》,就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的註疏,而使得其中的道理大大彰明。
孝經,乃推其實行之效。春秋三傳,乃示其遵違得失之證驗也。由是而吾人之本心,群聖之薪傳,俱得大明,以之繼往聖而開來學。
《孝經》,是推究這些義理的實踐效果。《春秋左傳》等三傳,這是顯示對於這些義理遵守與乖違、得到與失去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