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我們看講義的“身子領解”。
按照規矩,我們還是先把這個〈譬喻品〉的品目跟大意做一個說明。請大家開啟今天所發的補充講表,第十面。我們前面講到法說一週,就是〈方便品〉;我們現在講〈譬喻品〉,譬說一週。〈譬喻品〉附表第五。
我們先來〈譬喻品〉的釋義。這個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解釋品目。
比況為“譬”,曉訓為“喻”。託彼淺顯事物,比類說明深妙義理,稱為“譬喻”。本經前後共有七喻,此品獨以譬喻立名者,因品中所說“三車一車”喻及“三界火宅”喻,為七喻中最全最多,而覆在最前,所以獨稱〈譬喻品〉〉。
好,我們先解釋“譬”跟“喻”這兩個字。什麼叫譬?比況為譬。就是佛陀用一種相似的淺顯的事物來做一個比況。比況的目的是為什麼呢?為了要“喻”,要能夠使令我們對一個深妙道理正確地了知,叫做喻。這個喻就是了知,透過譬喻來了知深妙的義理。也就是說,我們假託淺顯的事物,來比類說明深妙的義理,稱為譬喻。
比方說,佛陀經常講我們的心。其實我們的心有兩種不同:一種是虛妄的生滅心,向外攀緣的心;一個是真實的心,是本具的。當然我們現在只知道攀緣的心。那麼這兩個心的關係,它是不二。“不二”的意思不是“一個”。什麼叫不二呢?這個就很難理解了。它不是一,也不是二,它只能叫不二。那不二怎麼了解?就比方說水。你看那個大海,當它平靜的時候,全妄即真,它變成真心;當境界風一吹的時候,它變成波浪。波浪就有相狀,就有變化,就變成虛妄的心。所以我們從波浪跟海水這兩個譬喻,可以知道聖人的心跟凡夫的心的差別,他們兩個都是水,但一個是波浪狀的水,一個是平靜的水。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比況,就是比喻。
那麼本經其實前後有七個譬喻,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法華七喻是非常有名的:第一個就是〈譬喻品〉的火宅喻,〈信解品〉的窮子喻,〈藥草喻品〉的雲雨喻,〈化城喻品〉的化城喻,〈五百弟子授記品〉的系珠喻,〈安樂行品〉的髻珠喻,還有〈如來壽量品〉的良醫喻。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三界火宅”,這兩種譬喻。這兩個譬喻在法華七喻當中是最全,內容最完整,也最多,而且是最前面,所以獨稱〈譬喻品〉。
〈譬喻品〉的內容其實蠻多的。我們沒有進入主題之前,先做一個綱要說明。〈譬喻品〉它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他以大悲心來到人世間以後,本來想要度化眾生,讓一切眾生成佛的。但是他親眼看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看到眾生的身口意的障礙,就是三界火宅。他看到眾生的法界起火了,整個三界陷入一片的火海。當然這個火有兩種:一個內火,一個外火。內就是煩惱,外就是果報,外境。就是外境刺激你的煩惱,那個煩惱去造業;造了業以後,你又創造一個更不好的環境;這個環境又刺激你,你又更容易造業……就形成惡性迴圈,這個火就越燒越厲害,輾轉相續。這是佛陀看到的第一個問題,他看到整個三界已經陷入一片火海當中。所以這個時候不是解決成佛的問題,要解決這個火的問題。這是第一個,佛陀看到了眾生的問題,所以講到“三界火宅”。
第二個,佛陀講出瞭解決的方法,講“三車一車”。我們看佛陀在解決三界火宅時,他不是說,欸,沒事,我們生生世世留在三界裡面行菩薩道。不是這樣子,不是這樣。佛陀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們趕快離開。這個火沒法救了,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救的,超越我們的能力。只有一個方法,趕快坐著你的車子離開這個火宅。佛陀提供了三種車子,你有三種選擇:第一個用四諦,第二個用十二因緣,第三個用六度,用三乘的車子把我們帶出去。那麼“三車”為什麼要多一個“一車”呢?因為帶出三界以後,你怎麼把這個三車跟後面成佛之道的一車做一個對接?佛陀講“三車一車”的譬喻。
所以,整個〈譬喻品〉就講兩件事:第一個,三界的問題就是火;第二個,解決之道就是三車。那麼坐完三車以後,怎麼樣改搭一車趨向成佛。整個〈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講火宅跟三車的關係。
好,我們看經文要義。
〈方便品〉是如來正說,上根利智,圓聞獲悟,中下之流,抱迷未遣。大悲不已,巧智無邊,更復以類比況,開曉令悟,故言譬喻。
佛說〈譬喻品〉,復有三義:(一)令凡夫眾生,了知五濁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