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綁住了。第三,有法執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他在法執的基礎之下又高慢狂傲,產生增上慢。所以,罪業、法執跟傲慢這三個加起來,就很難接受妙法的教化了。這是他們不能安住而退席的三大理由。
佛陀為什麼說“退亦佳矣”呢?因為——蕅益大師說——要避免兩種過失的出現:
第一個,對內,避免他們謗法的過失。佛陀的他心通預知,這些人如果留下,他以他的執、障、慢,一定會謗法。這就是對他沒好處了。
第二個,對外,避免他們“障他聞法”的過失。他們在,會謗法。佛陀明明知道。佛陀的大悲心,就不敢開口去講真話了,又變成要為實施權。那麼為實施權就不是本經的意思了。所以,這些人要不離開,佛陀陷於兩難:佛陀要說,他們就謗法;佛陀要不說,其他人就聽不到。所以說,這些人主動離開,從當時的因緣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情況。
蕅益大師說,這些人至少已經聽了〈序品〉。〈序品〉他們為什麼不謗呢?因為〈序品〉是一個放光現瑞的相狀,言簡義隱——文字講得很簡略,義理也不明顯,所以他不會生謗。但是,他們聽了〈序品〉以後,也栽培了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在其他的時節再作度化。他們這些人可能是在佛陀晚年的時候,講《涅盤經》的時候度化,或者等到彌勒佛出世的時候度化等等。總之這個時候他們是沒有得度的因緣。而他們必須要退席,佛陀才能夠暢所欲言地開權顯實。
我想,五千退席這段經文,不是一般的因緣。今天不是在其他人的地方退席,是在萬德莊嚴的佛陀前面退席!這個地方非常值得我們淨土宗注意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淨土宗現在有個盲點,我們對於感應道交作一種單方面的思考。我們總是覺得:我只要念佛,我就有辦法感應道交。其實感應道交是一種雙向的隨順:佛陀恆順眾生,大悲心;我們唸佛的人也要恆順佛陀,要順從本願。所以說,當一個人起了嚴重的障礙的時候,佛陀是沒辦法救拔的。比方這五千比丘、比丘尼。
當然,有人說,欸,那可能是佛陀一時的方便。諸位!你可千萬別忘了,你現在學的是《法華經》哪!什麼叫學《法華經》?諸位!你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你看到的佛陀是真真實實的佛陀,天台宗叫“純圓獨妙”。我們以前在方等時、阿含時、般若時看到的佛陀,可能是佛陀的方便,但《法華經》沒有一個動作是佛陀的方便。不管是前面的開顯佛慧,或者是後面的宏贊佛德,本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個真實的佛陀。本經佛陀已經不再遮遮掩掩了,不像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當然,如果這種情況是在阿含時出現、在般若時出現、在方等時出現,我們可以解讀說,佛陀可能是要表些什麼意思,所以就一時地方便。諸位!這件事情是在法華會上出現!這是一個真實的佛陀,面對一個真實的情況,佛陀束手無策,這是真實的佛陀。也就是說,感應是一種雙向的準備。
我們再看下一段的“受旨”。
辛二、受旨
佛陀講了這一段,說,我可以為你們解說。舍利弗表示歡喜地接受佛陀的旨意。看經文。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陀講到“汝今善聽,當為汝說”以後,舍利弗就做出了回應,就說:好的世尊,我們心中充滿了歡喜跟期待,願意聽聞如此的妙法。讓我們事修人陷入一種困境的時候怎麼能夠突破,我們是歡喜聽到的。
辛四、正說分二
壬一、明四佛章分二
癸一、總明諸佛分四
佛陀就正說了,正式宣說“開權顯實”的觀念。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明四佛章”。這個四佛,指的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跟釋迦牟尼佛。這四尊佛是怎麼開權顯實的。這當中先講三世諸佛,再講釋迦牟尼佛。三世諸佛當中又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的“嘆法希有”。
子一、嘆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佛陀在開顯妙法之前先說了一件事,如此甚深微妙的法門,“諸佛如來時乃說之”,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宣說的。這種情況就好像“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優曇缽華叫做祥瑞之花,它出現的時間大概平均三千年一次,都是在人壽八萬歲、轉輪聖王出世、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的時候才出現。
這段經文為什麼要強調嘆法希有呢?蕅益大師說,令大眾生起難得希有之想。我們不要說其他佛陀,我們就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