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段。
辛一、明弟子圓因報滿
先看辛一的“明弟子圓因報滿”。這弟子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學《法華經》,會權入實,而功德圓滿。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 、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這段經文有兩段:第一個是講因地圓滿,第二個是講果地圓滿。他的因地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
學《法華經》以後,當然我們現在叫做圓教名字位,我們叫做跟《法華經》結緣,就是透過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成就《法華經》的成佛的正因。但如果是加行位的,學《法華經》就不一樣了,他直接進入見道位,就成就諸佛的法身了,就般若道已經完成了,那麼悟後起修就進入方便道了。方便道,這個時候善知識就很重要。方便道它就是怎麼樣?歷事煉心了。他這個時候清淨心開始轉成菩提願。
我們說過,般若道的特色是什麼?清淨心。雖然我們清淨心跟菩提願兩個都修,但是從凡夫到般若道,重點在清淨心,在離相。從般若道進入方便道以後,它的核心思想不是清淨心了,而是在菩提願,開始廣度眾生了,那麼它的核心就是六度的修學。
六度的修學,蕅益大師提出三點,我們簡單地說一下。這個六度的修學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對治。菩薩修六度不完全是利他,他是透過六度的法來調伏自己的煩惱。比方說佈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我們的惡行,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智慧對治愚痴。他是透過修六度來調伏自己的六種煩惱,這叫對治。因為他每一個在修的時候,他都有內觀的智慧,有這個理觀的智慧。
第二個,相生。六度,當然它有它各別的內容,佈施就不是持戒,持戒不是忍辱,它有它自己的體性。但是它彼此之間可以相生相成,就是前前引生後後,後後持淨前前。你佈施修得好有助於你持戒,你持戒持得清淨有助於忍辱等等,前前可以引生後後。後後持淨前前就是,你如果是持戒清淨,會讓你的佈施更加地清淨圓滿;如果你忍辱修得好,對你持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力,它相生相成。這個六度之間是有關係的。
第三個,蕅益大師講到果報。雖然菩薩修六度重點在借事修心,自我調伏,但是他自然地會形成因緣的果報。比方說佈施成就大富饒財,持戒成就諸根具足,忍辱成就容色端正,精進成就大威德力,禪定成就壽命安康,所以禪定的人他壽命長,身體也健康,智慧成就辯才無礙。講到果報,他是自然招感的果報。
這段經文後面主要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是成就應化身了。他從法身的歷練,開始發願,然後呢?成就應化身的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於“成等正覺,廣度眾生”。這一段經文就很重要,“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當然不能夠說完全因為,但是善知識提婆達多是很重要的因素。為什麼呢?我們說過,初地菩薩已經沒有自然而起的魔境了。初地哪有魔境呢?他沒有煩惱,沒有死亡的問題,也沒有五蘊的果報的干擾,身心世界的躁動的干擾,天魔連碰都不敢碰他了。他這個人是初地菩薩,而這個天魔是欲界天,你怎麼敢去幹擾這個大菩薩呢?所以他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怎麼樣?法身菩薩互相的資助。
但是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在唯識學上說,你要扮演一個逆緣的善知識,你要八地以上,低階的不可以扮演逆向的善知識。有一個禪宗開悟的祖師,他的弟子問他說:“師父!你修學到什麼階位?”這個禪宗祖師說:“我現在的修習,我可以入佛,但是不得入魔。”就是說,我可以示現正常的佛相,就是清淨的功德我可以示現,但是我沒辦法在正常情況示現非道,那種不正常的殺盜淫妄相狀,來顯現我的菩薩道。這個超過他的範圍。因為你要修到染淨不二,那不是一般的菩薩,要八地以上。
所以,這個逆緣的善知識,蕅益大師會說明,是非常難得的。就是說,你今天跟他是同參道友,你們兩個都成就初地了,那彼此要互相幫助。有時候我是做你的同參道友,鼓勵你,你也鼓勵我,那就叫順緣的善知識。但是你要為你的同參道友扮演逆緣的善知識,對不起,你要八地以上。這個逆緣是不容易的,後面會說明。
這個提婆達多,一方面做釋迦牟尼佛的啟蒙師父,一方面在他開始悟入法身、從空出假以後進入方便道的時候,又扮演他的逆緣善知識,所以對釋迦牟尼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