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智宵從眾多將校的抱怨和訴苦中聽出了一個關鍵資訊,那便是吳軍在玩極限微操。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吳軍分成了很多的部隊,形成梯隊對追擊的晉軍進行阻擊,各部隊會在正確的時間分散,有了戰機又及時聚攏,打出以眾擊寡的優勢。
“孫武比韓信出生得更早。韓信是翻閱兵書發現了孫武的戰法嗎?”智宵有了這個困惑。
秦末的韓信以善於玩極限操作而著稱於世,幾次戰役先後取得大勝,獲得了“兵仙”的美名。
什麼叫極限微操?就是不管有多少兵力,韓信總能將麾下的部隊利用到一種極致,過程中不存在無效戰力。
因為有韓信在前的關係,一名將軍最多能夠指揮多少軍隊有了明確區分,指的就是一共有多少軍隊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那支部隊不能是單純的“存在”形式,必須發揮出該有的效能。
智宵讓聚攏起來的部隊休整一天。
“敵軍乃在撤離,為何我軍停滯不前?”魏駒最近的問題是越來越多了。
智宵沒有給出正面的答案,說道:“宵已廣派斥候,明日便可知曉吳軍動向。”
魏駒想了想,說道:“恐再中吳軍埋伏?”
智宵笑了笑,點頭又搖頭,說道:“此乃其一,首要乃是知己知彼。”
之前,晉軍悶著頭狂追,吳軍那邊有意打無意,肯定會達到攻其不備的效果。
幸虧晉軍本身紀律嚴明,哪怕遭到埋伏也會聽從將校命令列事,不至於中了埋伏就一鬨而散。
中伏就中伏,己方指揮體系依舊健在,穩住不亂起碼還能結陣抵抗,全軍覆沒之前也能夠咬下敵軍一大塊肉。
一旦中伏就自行潰散,等著敵軍追在後面大肆殺戮,死傷慘重是必然的結果,並且無法給予敵軍造成什麼損失。
智宵的打算很簡單,派出斥候探查敵軍的分佈,找準了敵軍主力的動向,不管敵軍分出多少路部隊,反正就是盯緊敵軍的主力咬,可能就尋機滅掉敵軍的回援部隊。
這種戰法看似簡單,也真的不難理解,無非就是攻其必救和圍點打援聯合應用罷了。
只是,看似很簡單的戰法,其實是經過了不知道幾代人結合的智慧結晶。
一天的休整過後,智宵帶上部隊開拔。
在這一天的時間裡,吳軍歷經空等與茫然,一度以為晉軍放棄了追擊,不是孫武認定晉軍依舊會追擊,分散的部隊都要被召集歸回。
等待吳軍得知晉軍再次追上來,知曉所有追擊的晉軍集結一處沒有分兵,第一個察覺到不妙的人便是孫武了。
“晉軍換將矣。”孫武向自己的好友伍子胥表露了看法。
每一名將軍都有屬於自己的指揮風格,一般形成風格就不會輕易改變。
跟不懂變通沒什麼關係,純粹就是將自己所擅長的戰法運用到極限,將敵軍拉入自己擅長的領域再擊敗他們而已。
在智宵接手指揮追擊之前,晉軍不就是進入吳軍擅長的領域了嗎?以晉軍不擅長的方式去主動迎合吳軍想要的打法,處處吃虧和受制也就理所當然了。
伍子胥肯定相信孫武的判斷,問道:“長卿以為晉軍何人為將?”
孫武想都沒想,說道:“定是智宵。”
伍子胥又問道:“如何應對?”
孫武這一次沒有馬上回答,思量了一小會才說道:“我觀智宵屢次為將,所有戰法皆盡不同,需先行窺視晉軍動向,有憑有據方作猜測。”
接下來,他們很快就知道了智宵這一次的指揮風格,晉軍目標明確就是向著吳軍主力逼近,途中只攻擊攔路的吳軍,其餘吳軍哪怕再近都不作理會。
孫武與伍子胥商議過後找到吳君夫差。
“晉軍直逼而來,臣請大王率左軍先行歸國,餘下予臣戰與晉軍。”伍子胥從開口到說完都是保持行禮姿勢。
吳君夫差先看了看伍子胥,再看向孫武,問道:“形勢危險如斯?”
孫武行禮說道:“臣等懷疑晉人已派人往沿途城邑動員,亦斷絕大河過道。”
大河就是黃河。
而在秋季時分,大河的河床水位普遍較高,想從晉國境內返回大河以南,要麼走“棘津”大橋這一條路,不然只能拐道借路於齊國再行南下。
在“孟津”也有一座跨河大橋,問題是吳軍想去“孟津”要穿越整個晉國。
吳國已經與晉國進入交戰狀態,他們再穿越晉國去“孟津”過河,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