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李淵下詔傳位於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位,改元貞觀,史稱“唐太宗”。
李世民登基後,房玄齡接任中書令,正式成為當朝宰相。李世民論功行賞,參與“玄武門之變”的核心人物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居第一,房玄齡因功進爵為邢國公。《舊唐書》記載:“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李世民更是稱讚房玄齡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房玄齡跟隨李世民出生入死,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備嘗創業之艱辛。他當宰相後,時刻不忘創業之難,警鐘長鳴,力戒驕奢淫逸,以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
貞觀初年,時值天下初定,朝章國典很不完備,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他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亭臺樓閣等建築物的規模和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他們二人所制定。房玄齡善於謀劃,杜如晦善於決斷,兩人互相配合,把朝政打理的井然有序,留下了“房謀杜斷”的美稱。
房玄齡重視吏治,認為吏治問題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國之要道。
在選舉官吏的問題上,李世民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房玄齡忠實地貫徹了李世民的這一思想,他大力調整政府機構,裁減冗官濫職,將朝廷文武官員的數量由隋朝的兩千五百餘人縮減到六百餘人,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朝廷各部門的辦事效率,節省了國家財政開支,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為唐朝建立了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同時,房玄齡對地方州、縣進行合併,同時根據山川地理形勢,把全國分為十道,作為監察區,由中央派出監察御史分巡各道州縣,考核吏治、察舉百官,監察各地違法行為。“大唐十道”是唐代監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到唐玄宗時,全國改為十五道,這是房玄齡作為傑出政治家,對中國古代監察制度作出的一項傑出貢獻。
為了體現權力制衡,房玄齡還創立了 “五花判事制”,這也是貞觀年間的一大創舉。
一道政令的形成,首先由中書省草擬,中書省的六名中書舍人按照尚書省六部的工作性質分工起草詔書,朝廷各部門的奏章透過六部上奏到中書省後,負責對口聯絡的中書舍人在奏章上提出處理意見,其餘五人也要發表各自的看法,所署意見由中書侍郎、中書令審覆後,交門下省駁正,然後由尚書省頒下執行。《資治通鑑· 唐紀·太宗貞觀三年》記載:“凡軍國大事,則中書舍人各執己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這一制度的創立,使決策過程更加嚴謹、科學,有效避免了個人專斷,提高了決策的質量和效率,也加強了對官員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齡秉持審查並確定法律和命令,將寬厚平和做為宗旨,簡化律令,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後,有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
在民生方面,房玄齡深知民生疾苦對於國家穩定的重要性,他積極倡導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工程,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在他的主持下,唐朝的糧倉充實,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呈現出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
在用人方面,房玄齡極具眼光和胸懷,始終秉持著用人唯賢的理念,為唐朝朝廷網羅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房玄齡善於發現他人的長處和潛力,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無論是出身名門的世家子弟,還是出身貧寒的庶族才俊,只要有真才實學,房玄齡都會給予機會,將其推薦到合適的崗位上施展才華。
房玄齡不僅善於選拔人才,更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團隊的建設。他倡導大臣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協作,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在他的帶動下,貞觀朝的大臣們團結一心,共同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形成了一個高效、和諧的政治團隊。他對下屬寬容大度,能夠充分信任和放權,讓人才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盡情發揮,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房玄齡的用人策略和人才理念,為唐朝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使得貞觀朝人才濟濟,星光熠熠,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人才輩出的輝煌時代。
在文化建設方面,房玄齡主持編撰了多部重要的史書,如《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宰相監修國史的先河。他工作盡心竭誠,帶領史官們收集、整理和編纂歷史資料,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