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楚的謀臣,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他足智多謀,為馬殷謀定立足之策,使南楚根基穩固。他遠見卓識,興茶貿之業,鑄鉛鐵之錢,令南楚經濟繁榮,富盛一方。然而,如此賢能之士,最終被一帝三王合力構陷身亡,令人扼腕嘆息。
他就是因功高震主而四面楚歌的南楚行軍司馬——高鬱。
高鬱,生年不詳,揚州(今屬江蘇)人,五代十國時期南楚謀臣,政治家,經濟學家。南楚建立者馬殷最為信任的謀士。
五代十國,華夏大地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分裂混戰,恰似歷史長河中一段波濤洶湧、暗礁叢生的險灘。短短五十三年間,中原地區先後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五個朝代的更迭,你方唱罷我登場,恰似走馬燈般頻繁交替;南方則呈現出諸侯割據的局面,吳、南唐、吳越、楚、閩、前蜀、後蜀、南漢、南平、北漢等十餘個政權各自為政,劃地稱王,相互之間或攻伐兼併,或聯盟對峙,局勢錯綜複雜。
馬殷,這位出身平凡的木匠,憑藉著自身的勇猛與謀略,投身軍旅,逐漸嶄露頭角。然而,初為武安軍節度使的馬殷,雖手握一定兵權,卻身處四戰之地,四周強敵環伺,荊南節度使成汭、南吳國楊行密、南漢國劉?等勢力皆對其虎視眈眈,稍有不慎,便有覆滅之危。
此時,來自揚州的高鬱,猶如一顆啟明星,為馬殷指明瞭前行的道路。
關於高鬱的出身和早年經歷,史書沒有記載,他是如何成為馬殷下屬的,史書也沒有記載,但馬殷早期是孫儒的下屬,大概可以推斷高鬱是在孫儒與楊行密交戰時投奔馬殷的。
公元895年,唐乾寧二年。唐昭宗任命劉建鋒為檢校尚書左僕射、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建鋒胸無大志,嗜酒不理事務,常與部曲酗酒為樂。劉建鋒私通部下陳贍之妻,被陳贍所殺。眾將殺死陳贍,推張佶為留後,張佶認為馬殷有勇有謀,為人寬厚,比自己更適合當主帥。於是,張佶將留後的位子讓給馬殷。
公元896年,唐乾寧三年。馬殷接任武安軍留後,以高鬱為謀主,任命他為都軍判官,主要負責掌管軍事和行政事務。《十國春秋》記載:“乾寧初,馬殷據湖南,以鬱為謀主,署都軍判官。”
這一年,馬殷想送禮結好相鄰軍閥荊南節度使成汭和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及廣南的劉?。高鬱目光如炬,一眼看穿周邊勢力的虛實。高鬱指出成汭地盤小軍隊少缺乏能力不足為懼,劉?目光短淺,僅在五管之地。而楊行密和馬殷曾在與孫儒爭奪淮南控制權時結下仇怨,試圖和楊行密結盟恐怕是徒勞無功。然後,高鬱力勸馬殷應反其道而行之,結好中原政權,尊奉其正朔,尋求庇護與支援,同時對內安撫百姓,使之安居樂業,以穩固根基;操練軍馬,提升軍隊戰鬥力,方可在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成就霸業宏圖。《十國春秋》記載:“鬱勸武穆王對中原政權修藩鎮之禮,訓卒厲兵,以圖霸業。”
馬殷聽後,猶如醍醐灌頂,毅然採納了高鬱的建議,自此開啟了楚國崛起之路。
馬殷向中原霸主朱溫俯首稱臣,朱溫見馬殷態度恭順,且勢力尚不足以構成威脅,樂得順水推舟,封其為楚王。有了中原王朝的撐腰,馬殷免去了北方的後顧之憂,得以安心經營南方。他以湖南為根基,厲兵秣馬,發展生產,勢力範圍逐漸擴大。而南方的南漢國主劉?,見馬殷與中原交好,勢力蒸蒸日上,心中權衡利弊,主動修書聯姻,試圖睦鄰友好。至此,南楚南北皆無敵患,在這亂世之中奇蹟般地站穩了腳跟。高鬱的這一謀略,猶如為南楚大廈奠定了堅實基石,使馬殷得以在荊棘叢中踏出一條通往霸業的康莊大道。
高鬱不僅足智多謀,洞察時勢,還是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南楚地處南方,氣候溫潤,山巒起伏,茶園遍佈,茶葉產量頗豐。高鬱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他向馬殷建言,楚地茶葉產量豐富,而北方地區對茶葉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們如果允許楚地百姓把茶葉賣給後梁,這樣的話,我們從中徵收稅款,軍隊的費用自然而然就充足起來了。
馬殷聽後,深以為然,遂與後梁太祖朱溫商議。朱溫思量一番,覺得此舉於己無害,還能拉攏馬殷,便欣然應允。
於是,在後梁的東都汴州及荊、襄、唐、郢、復各州,紛紛設立了處理茶葉貿易的官邸。這些官邸宛如一扇扇敞開的大門,讓南楚的茶葉如潮水般湧入北方市場。一時間,茶商雲集,舟車絡繹不絕,茶葉貿易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之景。《資治通鑑?後梁紀》記載:“湖南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