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十國春秋》南吳臣子列傳第一人,也是南吳建立者楊行密的心腹謀臣。他洞察時勢,於亂世風雲中敏銳捕捉機遇,力勸楊行密趁亂割據揚州。他足智多謀,策劃誅殺高霸兼併其部眾,又建議暫避廬州,並獻謀取宣州之策。他以睿智的頭腦、精準的判斷、果決的策略,幫助楊行密打下半個江淮地區,建立了?十國中的第一個朝代。
他就是才能堪比張良和陳平的南吳頂級智囊——袁襲。
袁襲,生卒年不詳,字號不詳。安徽廬江人,唐末淮南節度使、五代十國吳太祖楊行密的心腹謀士,以足智多謀著稱。
公元883年,唐中和三年。此時的大唐,猶如一艘在狂風巨浪中飄搖的巨輪。腐朽的朝堂、頻仍的戰亂、肆虐的災荒,讓這艘巨輪千瘡百孔,百姓苦不堪言,四方豪傑紛紛湧起,都希望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片立足之地。彼時,楊行密已佔據廬州,雖心懷壯志,卻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周邊勢力虎視眈眈,內部發展亦受掣肘,他急需一位智謀之士助他撥開迷霧,指引方向。
而袁襲,這位廬江才俊,恰在此時走進了楊行密的視野。
袁襲生於斯長於斯,自幼便飽讀詩書,對兵法謀略、天文地理皆有涉獵。他為人機敏聰慧,能洞察世事人心,且心懷濟世之志,欲在這亂世中一展身手,成就一番大業。當他聽聞楊行密之名,知曉其為人寬厚、有勇有謀,且麾下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之士,袁襲深感楊行密可為明主,便毅然前來投奔。
楊行密初見袁襲,見他身形挺拔,面容清俊,雙目炯炯有神,透著一股睿智之氣,心中便先有了幾分好感。二人一番交談,袁襲對天下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裡,所獻計策精妙獨到,令楊行密大為讚賞。楊行密深知,自己苦苦尋覓的智囊,此刻就在眼前。當即,他便將袁襲視為心腹,委以重任,自此,袁襲開啟了輔佐楊行密的傳奇之路。
當時,揚州城內風雲變幻,恰似一鍋即將沸騰的熱油,各方勢力傾軋碰撞,局勢一觸即發。高駢,這位曾威震一方的淮南節度使,在歷經歲月的打磨與權力的侵蝕後,早已沒了往昔的英氣與睿智,沉溺於方術仙丹,將軍政要務拋諸腦後,任由奸佞小人呂用之在府中肆意弄權。
呂用之,狡黠陰險,憑藉著高駢的寵信,在淮南之地橫行霸道,排除異己,將諸多忠良之士迫害致死,引得眾人敢怒而不敢言。而畢師鐸,身為黃巢起義的降將,本就因出身遭受猜疑,又被呂用之屢屢欺辱,其小妾竟遭呂用之玷汙,新仇舊恨交織,終使他忍無可忍,悍然起兵反叛。一時間,揚州城陷入了血雨腥風之中。
畢師鐸聯合鄭漢章、高郵鎮遏使張雄等勢力,迅速向揚州城發起猛烈攻擊。高駢如夢初醒,卻發現自己已陷入絕境,手中的權力如沙般從指尖滑落。呂用之見大勢不妙,竟偽造高駢的文書,向楊行密求援,妄圖借楊行密之手挽救自己的頹勢。揚州城內,百姓流離失所,哭聲震天;城外,各路兵馬劍拔弩張,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各方勢力都在為爭奪淮南這片富庶之地拼死搏殺,局勢混亂至極,卻也為那些心懷野心、有勇有謀之人創造了絕佳的機遇。
袁襲洞察時勢,敏銳地察覺到這是楊行密成就大業的天賜良機。他目光炯炯,神色堅定地對楊行密說道:“高公昏惑,用之奸邪,師鐸悖逆,凶德參會,而求兵於我,此天以淮南授明公也,趣赴之。” 在袁襲眼中,高駢的昏庸、呂用之的奸詐、畢師鐸的叛逆,已將揚州城攪得烏煙瘴氣,他們的聯盟看似強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如一盤散沙,只需輕輕一擊,便會土崩瓦解。而楊行密,寬厚待人,麾下將士皆願效死力,又佔據廬州,有一定的根基,此時若能果斷出兵,必能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袁襲進而詳細剖析各方利弊。他指出,高駢雖曾聲名顯赫,但如今已沉迷於虛幻之道,軍心民心盡失,其部將對他的命令亦是陽奉陰違;呂用之雖在揚州城作威作福,可他樹敵太多,一旦局勢失控,必將陷入四面楚歌之境;畢師鐸不過是一介武夫,雖因仇恨而起兵,卻缺乏長遠謀略,其聯合的各方勢力各懷鬼胎,難以形成真正的合力。相較而言,楊行密以仁義為本,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百姓愛戴,軍隊紀律嚴明,作戰勇猛。如今揚州城亂,正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楊行密聽著袁襲的分析,心中的猶豫漸漸消散。袁襲之言,如一道利劍,劈開了眼前的迷霧。楊行密深知,這是一場冒險,卻也是改寫命運的契機。若能成功奪取揚州,便可掌控淮南,進而逐鹿天下。在袁襲的鼓舞下,楊行密下定決心,整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