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校的管理混亂不堪,官吏貪汙腐敗現象嚴重,他們大肆侵吞學校的財產,導致用於教學和學生生活的經費極度匱乏。學生們每天只能勉強吃上一頓飯,根本無法保證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談不上專心學習了。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師生關係也變得十分緊張,整個學校陷入了一片混亂和衰敗的狀態。
朱升到職後,立馬校核田產,嚴禁出入,開始了對池州路儒學的整頓工作。
朱升首先從整治學校的食堂入手。他親自監督食堂的管理,嚴格把控食材的採購,確保學生們能夠吃飽飯。同時,他還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加強對食堂的管理和監督,杜絕了貪汙浪費的現象。透過這些措施,學校食堂的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在整頓食堂的同時,朱升還大力整治學校的腐敗現象。他深入調查,收集證據,將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吏一一繩之以法。這一舉措極大地震懾了其他不法分子,使得學校的風氣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此外,朱升還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他制定了嚴格的學規校訓,要求學生們遵守紀律,勤奮學習。他親自授課,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學識和品德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在他的努力下,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朱升的整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池州路儒學的面貌煥然一新。他的聲譽也因此傳遍了江南各地,吸引了眾多學子前來求學。
然而,就在朱升在教育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之時,元末的社會局勢卻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戰火紛飛,社會陷入了一片動盪之中。朱升所在的池州路也受到了戰火的波及,局勢日益緊張。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朱升明白繼續留在官場,不僅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反而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經過深思熟慮,朱升最終決定棄官歸隱。
公元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朱升辭去池州路學正的職務,帶著家人隱居到了歙縣石門山。石門山位於歙縣南鄉,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宛如世外桃源。朱升選擇在這裡隱居,一方面是為了躲避戰亂,尋求一片寧靜的生活空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靜下心來,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
在石門山,朱升一邊開館講學,傳授自己的學識和思想;一邊潛心研究,著書立說。他的生活雖然簡樸,卻充實而有意義。他的學生們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在朱升的教導下,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更受到了他的品德和思想的薰陶。朱升在講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才能,他教導學生要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民生疾苦,要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遠大抱負。
公元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率領大軍一路攻城略地,直逼徽州府城。此時的徽州城,被重重包圍,城中百姓危在旦夕。朱升聽聞此事,心急如焚。為了百姓的安危,朱升冒死前往徽州城勸說守城元帥福童。
朱升見到福童後,福童對他的到來表示了極大的懷疑。在福童看來,朱升可能是朱元璋派來的奸細,想要勸降自己,從而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徽州城。然而,朱升並沒有被福童的懷疑所嚇倒。他誠懇地向福童陳述了當前的局勢,指出元朝的統治已經腐朽不堪,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大勢已去。如果福童執意抵抗,那麼徽州城必將陷入一場慘烈的戰爭。城中百姓將無辜遭殃,無數家庭將因此破碎。福童如果能夠順應大勢,開城歸降,不僅可以避免百姓遭受戰爭的苦難,還能為自己和城中百姓謀得一條生路。
福童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聽從朱升的建議,開城歸降。
朱升的這一義舉,不僅成功避免了一場血腥的戰爭,拯救了徽州城百姓的生命,也為朱元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得知此事後,對朱升的智慧和勇氣深感欽佩,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再次率軍出征,目標直指婺州。然而,此次征戰並不順利,大軍久攻不下,陷入了僵局。就在朱元璋一籌莫展之際,三軍總管鄧愈向他推薦了朱升,稱朱升是一位有學問、有影響的人,堪比諸葛亮。朱元璋求賢若渴,聽到鄧愈的推薦後,決定親自前往拜訪朱升,尋求破局之策。
朱元璋帶著誠意,來到了朱升的住處。朱升見朱元璋親自前來,且態度謙遜,心中對他也頗有好感。在與朱元璋的交談中,朱升感受到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和統一天下的決心。於是,朱升毫無保留地向朱元璋獻上了自己深思熟慮的計策 ——“高築牆、廣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