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如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漁人甚異之】,這種以前生命中從未有過的狀態常常會讓修行者非常地驚喜、驚奇、驚異,由此會產生更深入地探究下去的願望和發心。
【復前行,欲盡其林】,於是繼續深入地觀照真心,希望看看這真心之中到底還有著怎樣的秘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隨著定力和觀照力的不斷深入,不久之後,就會照見真心更深的一面——如如不動的一面,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所樂之山即是此山。而智者所樂之水,除了剛才的“心流”之溪,還需要繼續深入,直到見到智慧的海洋。
注意,“山”和“海”皆是對“真心”的象徵。樂仁者則見仁山,樂智者則見智海。從此處文字和通篇氛圍來看,陶令顯然更傾向於做一位樂山的仁者。但他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繼續前行,從而發現了更為深邃的桃源秘境——仁之樂土。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這代表了通往真心更深維度的一種象徵——通向大真、大善、大美、大樂的光明之地、極樂之土。但這同時也是一道“關”——需要全然地放下。
也許您會說,前面不是已經全然地放下了嗎?是的,但仍然有層次的不同。
前面的放下,更多的是放下“慾望”,放下“自我”,放下“分別”,放下“執著”——特別是對“我”的執著。而這裡,則更進了一步,需要放下對“法”的執著,即對文字、概念、方法、理論、名相的執著。《金剛經》中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在進入真心秘境桃源樂土的入口處,必須連“渡船”也要放下。只有“一絲不掛”,才能“徹見本真”。
【便舍船,從口入】,有舍才有得,大舍才能大得,不捨則必然不得。口,就是關口,就是玄關,就是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要進入此門,舍不下“我”是進不去的,舍不下“法”也是進不去的。“法”包含了所有一切有為法。任何有為之法,悉皆需要全部捨去——即看破、放下、不執著,達到一種高度無執的狀態。這時才有機會進入更深廣的桃源秘境。
【初極狹,才通人】,其通道的長寬尺寸彷彿是量身定做的一般,每個人都只能獨自進入這個秘境。這代表了,要進入此秘境,什麼都靠不了,只能靠每個人自己。甚至,把“自己”也必須放下。
才通人的“人”,其實是“仁”。這個“仁”是愛與智慧圓融一體的仁,而不僅僅是一種仁愛的仁。釋迦牟尼佛智慧“無見頂”,但他的名字還有一種涵義,即“能仁寂靜”。可以說,這就是“才通人”的“仁”——能仁寂靜之仁。寂靜,即是如山嶽般的寧靜和定力。能仁,即是一種飽含智慧與慈悲的無私利眾的大愛。放下其他所有的一切,把這種大愛裝在心裡,就能透過此“關”。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歷經一道道關口,不斷持續深入,就會在突破某個臨界點之後“豁然開朗”!對於這種感覺,有的人用“桶底脫落”形容,有的人用“根塵脫落”形容,還有諸多的其他說法,總之,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舒暢、解脫、自在、自由。當這一刻到來時,一切都再次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時間似乎停止了,一切都在當下鮮活地發生著,而一切似乎都並未發生。而且每一刻都是新的。這種新,是時時新,刻刻新,一直新.....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從這句開始,進入了對這一境界的“化境”式描摹——從內心深處的實際狀況而言,恰恰是離於一切形象、離於一切語言、只能在反觀自照中默默體悟而無法以任何語言描述的狀態。但有所說,皆非本來。但另一方面,當這種生命內在的智慧之光顯發出來之後,就會映現為外在的生命狀態,乃至一切見聞覺知、語言、行為,皆為此智慧之光所籠罩,而呈現出一種智慧的化境。對於這種智慧的化境,則可以用一些非常傳神的場景化的語言來進行描摹。在閱讀和體會這樣的場景描摹時,重要的不是場景本身,而是透過場景、意象、意蘊、文字、語感等所傳達出來的那種無言的韻味,透過深入地品味這種韻味而默默地體會之、感受之。比如,“土地平曠”,傳達出的是一種“博大而平等”的境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這裡的大地,不僅有深厚的化育之德,更有一種樸實的、平整的、寬廣的、可以一目千里而無障礙的那種遼闊與通透感。一切都在這最究竟的“大平等”中顯露無疑。而“屋舍儼然”,則傳遞著一種有條不紊、各居其所、各安其位、和諧無爭、安居樂業、天下大治的“大同世界”景觀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