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如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良田沃土、海晏河清、農林桑竹,代表的是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快樂無憂的自在、自足、自洽的生命狀態。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傳達的是一種非常鮮活生動的帶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場景。記得以前每次回農村老家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時間好像凝固了一樣。在城市裡每天時間如箭一樣飛速流逝,而回到農村,就感覺所有的一切一下子變得特別緩慢。雖然也會有人來人往,也會有雞鳴狗叫,但時間卻感覺似乎停止了。這與進入真心之後的狀態有著某種相似性——有的人把進入真心的狀態比喻為“時間的盡頭”。從前面的“豁然開朗”之後所展開的畫面,就是在“時間似乎停止了的”狀態中的畫面。這種畫面,既是一種“靜止”的畫面,同時也是一種鮮活的、動態的畫面。而這兩種不同的畫面卻以某種非常奇妙的方式融為了一體,達到了一種既是靜止的又是鮮活的狀態。所以,重點不是文字所寫的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犬等這些具體的事物,而是透過這樣的畫面描摹而傳遞出的一種氛圍——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地生動、自然、和諧、美妙......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歷來對於《桃花源記》的解讀中,對於這裡的“悉如外人”有諸多不同的解釋。如果僅僅按照字面資訊和邏輯去理解的話,就會出現讓人難以理解和說不通的地方。比如結合後文可以得知,這裡已經與世隔絕了好幾百年,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衣著等都變化很大。而這裡人的衣著卻一直沒變(陶令的《桃花源詩》亦明確說到了“衣裳無新制”),這裡卻說“悉如外人”,明顯有邏輯不通之處。於是就有人從新的視角來解釋說,這裡的“悉如外人”是站在漁人的角度,看到了這裡人們的穿著,感覺就像到了外邦一樣,然後這樣就能解釋通了。其實,當我們以“心性桃源”的視角來觀照的時候,就更加清楚、明白了——這裡的“悉如外人”,不僅是男女衣著,還包括往來種作等,也就是人們的言語、行為、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等,都“悉如外人”。這是什麼意思呢?
注意,前面曾說過,“心性桃源”本身是沒有任何“相”的,這種精神和智慧的體現,仍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有句話叫做,“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就是說,真正的大智慧是和光同塵的。從表面上看,似乎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這就是“悉如外人”這句話所蘊含的含義。見到了生命內在“心性桃源”的人,與普通大眾一樣地穿衣吃飯,一樣地工作生活,一樣地吃喝拉撒睡,但其生命的內在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非常自然而飽滿地充盈著和諧、快樂,正如接下來的文字所說的——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當看到這句話時候,心說,陶令啊陶令,您一方面百般隱藏,另一方面又欲說還休,到這裡終於還是忍不住“漏了陷”——黃髮者,仁壽之長者也,垂髫者,純真之赤子也,怡然者,自性之光明也,自樂者,自在之大樂也。這是一個見到了自性桃源並安住於自性桃源的“武陵人”其內在智慧境界的絕佳妙喻——他既是一個仁慈仁愛非常寧靜安詳的長者,同時也是一個純樸天真活潑靈動的孩子,他的生命沒有欠缺感,反而總是充盈著隱藏不住的愛和快樂,總是希望將它們分享給有緣的人們,與眾同樂。他的心,就像桃花源一樣,中無雜樹,芳草鮮美,桃花盛開,芬芳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