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令富人受益的減稅政策,但沒能使美國走出網路泡沫破滅帶來的經濟衰退。美聯儲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除了降低利率別無他法。但是,20世紀90年代的過度投資是經濟衰退的一大原因,所以降低利率沒有極大地刺激投資,美國經濟雖然繁榮起來,主要是因為美國家庭更多地貸款買房和負債消費。而且,由於低利率促進了房地產業的持續繁榮,美國人對自己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一直不以為意。
為了讓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錢,美國還不斷放寬放貸標準,次級貸款發放額不斷上升,一些新的信貸品種允許個人貸款的數額越來越大,還出現了一些非固定利率的貸款品種。許多借款人沒有多少金融知識,盲目借貸,也不具備風險意識。
斯蒂格利茨在文章中指出,格林斯潘鼓勵非固定利率貸款,認為美國人在過去10年間如果選擇了非固定利率貸款,就能節省很多錢。他似乎認為美國經濟只要有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可是經濟增長總有難以維持的一天,這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房地產泡沫最終破滅,房價下跌後,有些借款人發現其貸款額遠遠高於他們所擁有房產的價格。由於利率提高,一些人已經無力償還貸款。有太多的美國人在制定家庭預算時沒有留出餘地,一些放貸機構受利益驅使也沒有提醒人們注意借貸風險。
斯蒂格利茨的文章認為,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是可以預料到的,它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新的房地產專案在減少,正在銷售的樓盤找不到買主。有關資料顯示,美國過去6年創造的就業機會有2/3以上與房地產業有關。房地產泡沫一度使美國人的生活水平高於他們的支付能力,而沒有了房地產這臺發動機,美國經濟增長將會減速。
斯蒂格利茨最後總結說,有句話用在格林斯潘身上很合適:斯人已去,遺害猶在。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和攻擊,格林斯潘的辯解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儘管格林斯潘對其政策決策過程做了很多解釋,可是這絲毫不能減輕其貨幣政策調控力度和調控節奏錯誤、風險監管不到位的責任,也無法徹底洗清對其機會主義傾向的批判,甚至無法反駁其在決策過程中有可能向華爾街利益集團妥協的質疑。
穆迪公司的員工對於自己的工作曾經有過這樣的評論:我們不像是在進行職業的評級分析,而更像是在把自己的靈魂出售給魔鬼來換取金錢。
【相關連結】“失節”的金融市場看門人
從原來的次貸危機演化到現在的金融危機,並可能進一步發展到經濟危機——如果追根溯源,人們就會發現那些被打上AAA烙印的抵押債券是現在一切麻煩的始作俑者。但問題在於,到底是誰為這些劣質品打上“放心使用”的標籤送到投資者的面前的呢?——答案就是美國的信用評級機構。
2008年10月22日,著名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的CEO雷蒙德。麥克丹尼爾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的時候承認,為了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和惠譽(Fitch)不惜降低標準,沒有盡到監督之責,並把全球金融系統置於巨大風險之中。
“維持我們的標準和維持我們的市場份額,這兩者是完全衝突的。”麥克丹尼爾如此表示,並再次把美國的信用評級機構置於輿論指責的焦點,因為2008年7月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已經指責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在給高風險次貸金融產品進行評級時,都存在違反內部程式的行為,並且未能避免利益衝突問題。
◇。◇歡◇迎訪◇問◇
第38節:直擊華爾街風暴2(38)
雖然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這三大評級機構在避免利益衝突問題上都有明確規定,但SEC的調查顯示,一些對高風險次貸金融產品進行信用評級的工作人員竟然直接參與評級費用的商談。由於評級費用由債券承銷商支付,評級越高越利於債券銷售,評級費用也越高,因此評級機構無法保證評級的獨立性。而批評家們更是認為,穆迪和它的競爭對手標準普爾及惠譽其實是這場金融災難的幫兇。
《紐約時報》2006年的一篇報道向人們展示了債券評級是一種複雜的專業過程:一個名為ABC的債券池擺在穆迪的前面,所有的按揭貸款都是次級貸款,而穆迪沒有可能看到每一個貸款人的檔案,更沒有他們的聯絡方式以證實貸款人提供資訊的真實性。它能做的就是使用自己的數學模型,依據貸款人的歷史行為分析進行評價。對於穆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