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始,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長達10年的強勁增長時期,創造了美國經濟史上的一個奇蹟。在此期間,美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連創新高,出現了低通貨膨脹水平與低失業率並存的良好態勢,經濟增長率也突破了過去30年經濟學家公認的宏觀調控的臨界值上限(2�5%)。高增長與低通脹對美元升值產生了實質性的支援作用,而強勢美元又成為保持低通脹、吸引國際資本和推動美國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這段期間,日本遭受泡沫經濟破滅和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日元/美元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一度貶值。進入21世紀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停滯,在美國經濟減速、利率差逆轉、資本流向調整、財政赤字龐大以及外貿逆差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多重影響下,強勢美元開始走弱。而此時的日本經濟尚處於緩慢復甦的階段,因此日本和美國的經濟實力對比逐漸平衡,日元/美元的匯率也趨向於穩定。
第二節 此價起伏擾彼價:利率和匯率的互動影…
利率和匯率都是資金價格的表現形式,前者是借貸資金的價格(由國內貨幣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後者是兩國貨幣的比價或外國貨幣的價格(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決定)。利率透過影響兩國之間的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來實現資金的轉移,匯率則透過影響兩國的國際貿易來實現資金的轉移。那麼利率和匯率之間存在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呢?
一、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一)從資本專案角度看
在短期套利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前提下,利率的變動影響到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動,進而影響到匯率,這是一種短期效應。一般情況下,本國利率上升,國際短期資本流入,外匯市場上對本幣的需求增加,本幣升值。本國利率下降,國際短期資本流出,外匯市場上對本幣的供給增加,本幣貶值。
(二)從資產轉換角度看
本國利率的變動意味著本幣資產相對外幣資產的收益率發生了變動,這種影響是一種短期效應。本國利率上升,則本幣資產收益率隨之上升,居民會更多地把外幣資產轉換為本幣資產以獲取高收益,由此外匯市場上外幣供過於求,本幣升值;本國利率下降,則本幣資產收益率隨之下降,居民會更多把本幣資產轉換為外幣資產以獲取高收益,由此外匯市場上外匯供不應求,本幣貶值。
(三)從利率平價角度來看
在外匯市場均衡時,持有任何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是相等的。如果以i,j分別代表不同國家的貨幣,以R代表收益率,則利率平價所決定的外匯市場均衡的數學表示式為:Ri=Rj。倘若利率不同,持有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也就不同,往往會產生套匯活動,即買進利率較高的A種外匯,同時賣出利率較低的B種外匯。這種市場行為會引起A種貨幣升值,B種貨幣貶值,當然這種影響是一種短期效應,因為當兩種貨幣的收益率不同時,套匯機制會很快使兩種貨幣的收益率趨同。具體來說,在本幣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國際套利資本流入,促使本幣升值,同時,國際套利資本的流入使國內貨幣市場資金供給相對充裕,國外貨幣市場資金供給相對不足,這將促使國內市場利率下降和國外市場利率上升,利差因此而縮小。當然有時本國政府會主動調低利率(或者外國政府主動調高利率)以縮小利差,阻止本幣持續升值。
(四)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
利率的變動透過通貨膨脹率和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變動來影響匯率,這種影響是一種長期效應。本國利率上升會降低人們對貨幣的需求,若此時貨幣供給和實際收入不變,欲維持貨幣市場均衡只有透過本國價格水平的上升得以實現,而這會引起本幣貶值;本國利率上升反映了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這會降低人們持有實際貨幣餘額的願望,若此時名義貨幣供給不變,則只有透過本國價格水平上升才能降低實際貨幣餘額,而價格水平的上升使得本幣貶值。
為什麼從購買力平價角度分析的結論與從前面三個角度分析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這是因為從購買力平價角度分析,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不存在直接的影響關係,而是間接的影響關係(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樣)。所以從長期來看,購買力平價是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購買力平價不能解釋短期內的匯率行為。背景資料3�1美聯儲連續降息使美元走弱
第二節 此價起伏擾彼價:利率和匯率的互動影…
受2007年7月全面爆發的次級貸款危機的影響,美國金融市場和就業市場持續疲軟,給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威脅。2007年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