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賣出匯率、中間匯率和現鈔匯率
1�買入匯率
買入匯率(Buying Rate) 也稱買入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一般而言,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就是買入匯率(表示買入一定數額的外匯需要付出多少本國貨幣)。
第二節 直接間接標價格:匯率的標價方法及其…
2�賣出匯率
賣出匯率(Selling Rate)也稱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一般而言,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就是賣出匯率(表示賣出一定數額的外匯需要收回多少本國貨幣)。
外匯銀行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他們透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來賺取買賣差價。也就是說,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差額就是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利潤。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差額一般為0�1%~0�5%。
3�中間匯率
中間匯率(Middle Rate)也稱中間價,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各種新聞媒體在報道外匯行情時大多采用中間匯率,人們研究匯率變化也往往參照中間匯率。
4�現鈔匯率
現鈔匯率(Bank Note Rate)也稱現鈔價,是銀行同客戶買賣外幣現鈔時使用的匯率。現鈔買入價一般低於外匯買入價,而現鈔賣出價與外匯賣出價相同。
為什麼現鈔買入價一般低於外匯買入價?因為銀行在買進外匯(外幣支付憑證)後,資金透過劃賬很快就可以存入外國銀行,開始生息或可以調撥使用。而現鈔卻只能在其發行國使用,或存入其發行國銀行或外國銀行才能獲得利息收入。因此,銀行買進外國鈔票後,要經過一段時間,等外幣現鈔積累到一定數量後,才能將其運送並存入外國銀行調撥使用。在此以前買進外幣鈔票的銀行要承受一定的利息損失,並且將外幣現鈔運送並存入外國銀行的過程中還有運費和保險費等支出。銀行要將這些損失及費用轉嫁給賣出外幣現鈔的客戶,故銀行買入外幣現鈔的價格低於買入外匯的價格。
(二)按外匯管制的程度劃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1�官方匯率
官方匯率(Official Rate) 又稱法定匯率,是指在外匯管制比較嚴格的國家或地區,由政府授權的官方機構(如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機構等)制定並公佈的匯率。這些國家一般沒有外匯市場,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以官方匯率為準。官方匯率一般不會頻繁調整,這雖然有助於匯率穩定,但也使得匯率缺乏彈性。
2�市場匯率
市場匯率(Market Rate) 是指在外匯管制比較鬆弛的國家或地區(一般是市場機制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外匯的價格。在這些國家或地區,匯率受外匯供求關係影響而經常性地自發變化。官方機構為了控制匯率波動的幅度和頻率,一般透過參與外匯市場活動來干預匯率。
(三)按外匯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劃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1�電匯匯率
電匯匯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T/T) 也稱電匯價,是指銀行賣出外匯時用電訊方式通知境外聯行或代理行支付外匯給收款人所使用的外匯價格。在電匯方式下,銀行一般用電傳、傳真等方式通知國外分行支付款項,外匯付出迅速,銀行很少佔用客戶的資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很不穩定,進出口商為避免外匯風險,往往在貿易合同中約定使用電匯方式。銀行同業買賣外匯或資金劃撥也都使用電匯。因而電匯匯率已成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匯率,其他匯率都是以電匯匯率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各國公佈的外匯匯率,一般都是指電匯匯率。
2�信匯匯率
信匯匯率(Mail Transfer Rate,M/T)也稱信匯價,是指用信函方式通知境外聯行或代理行付款的外匯價格。由於航空郵寄函件比電訊通知需要的時間長,銀行在一定時間內可以佔用客戶的資金,因此信匯匯率比電匯匯率低一些。
第二節 直接間接標價格:匯率的標價方法及其…
3�票匯匯率
票匯匯率(Demand Draft Rate,D/D)是指銀行買賣即期匯票的匯率。買賣即期匯票的所需時間也比較長,故票匯匯率也比電匯匯率低。
(四)按外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