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友人說:“以託普現在的名氣,我只需要在軟體園開發中心招聘100個畢業生,帶銀行行長看一看,就可以貸款了。”還有一次,他更是大言不慚地向人傳授經驗道:“軟體公司很像皮包公司,除了人沒有別的東西,如果你只有半層樓幾間屋,你搞軟體的信用度就不夠,客戶覺得你寒酸;你有了園區,那是實力的象徵,客戶會覺得自己寒酸。”
在說這段話的時候,那位本分誠信、立下過“八不原則”的大學教授和他的書生意氣已蕩然無存了。
託普:十年一覺TOP夢 “託普系”: 生產“概念”的公司
“西部軟體園”的意外成功,讓宋如華的商業生涯拐入了一個莫測的峽谷。
在此之前,無論是做電腦顯示屏還是推銷計稅軟體系統,他一直走的是實業型的道路。在一次記者訪談中,他說:“企業不要去從事自己不熟悉或沒有優勢的行業。世界上很多知名企業都有這樣一條經驗,我們託普就絕不去搞證券、房地產,這在我們的公司典章裡有明文規定。託普希望成為中國最大的軟體商和工程中心。”
可是,1997年之後的他已經徹底地改變了觀點。收購川長征之後,他一度也想花精力把它搞活,在1年時間裡,他曾經70多次去自貢現場辦公。可是,要整治一家積重難返的老國有企業談何容易?因為治理無度,工廠數度發生罷工事件。他被工人“綁架”批鬥,有一次還差點出車禍喪生。這段經歷讓宋如華傷透了心,終而對實業喪失了信心。
企業儘管重振無術,可是在資本市場上,重組效應卻“立竿見影”。1998年,已經更名為託普軟體的上市公司宣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1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實現利潤增長近5467%,淨利潤增長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居高科技軟體行業第1位。2000年5月,公司獲得了增發資格。宋如華宣佈將實施“軟體國際化及倍增計劃”,先後投入10個重大的高科技專案。藉著這些令人浮想聯翩的宣示,託普軟體一舉募資9。5億元。在炒作行情的推湧下,公司股價高漲至每股48元,成為深圳股市績優高成長股票的代表,公司連年入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榜”。
自此,囊中豐裕的宋如華更是痴迷於資本經營,對實業經營再無興趣可言。他終於發現,要在產業實務上搞好一家企業是多麼困難,可是要在資本概念上“重組”它,卻是多麼容易。
隨著軟體園工程在全國的遍地開花,託普公司的名聲如日中天。這一切都讓宋如華感嘆“好風憑藉力,送君上青天”。他開始潛心構築自己的“託普系”。頭頂著高科技企業的光環,一些老牌的國有企業成了這位資本玩家手中的玩物,“始亂之,終棄之”。
託普集團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便是又一則資本重組的絕妙案例。
世紀之交,網際網路熱浪席捲全球,向來對新事物頗為好奇的宋如華自然不會旁觀。就當他在軟體園專案中屢有斬獲的同時,他的一位名叫丁磊的晚輩校友卻靠創辦網易公司而獲得了比他更大的財富和聲譽。他曾不無酸意地對人說:“我在電子科技大學教書的時候,丁磊還可能聽過我的課呢。”1999年初,宋如華在美國註冊了一家公司,然後以12萬美元的代價從一位朋友手中買到了。chinese。的域名。
很顯然,這是一個TOP級的域名,誰都掂量得出其中潛藏著的商業可能性。2000年7月,託普宣佈投資6億元建設面向全球華人的“炎黃線上”。宋如華決心狠砸廣告,把名氣一下子打響。一時間,全國的各類報紙上都刊出了“炎黃線上”的“紅色風暴”,廣告詞只有很醒目的一句:“讓我們一起搞大。”這一次,宋如華是實實在在地燒了錢。根據全球最大的傳媒監測公司AC尼爾森的資料顯示,“炎黃線上”在2000年共投放廣告3691。6萬元,也就是每天燒掉10萬元,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僅次於他的晚輩校友丁磊的網易公司。
可是,投了那麼多的錢,宋如華始終沒有搞明白,“炎黃線上”到底該“搞大”什麼。一開始,網站被定位於“橫跨全世界五大洲的華人聚集社群”,不久後,宋如華意識到這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他迅速將之轉型為“全球華人商業網站”。直覺告訴他,網際網路將對傳統商業模式進行全面的顛覆。他曾經描述說:“成都每年都搞全國糖酒交易會,那麼多人坐飛機、坐火車趕到成都來,吃吃喝喝弄一天就走了,最多簽了一些合同,如果在網上籤,不知道會省下多少成本。”在當時國內,跟他說過同一番話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