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茶亭與荷花,跨越長江的巨橋。
多少世紀以來,山水為南京提供的不僅是美麗的風光還有軍事屏障。長江從西,紫金山從東,護衛著這個城市,借用一句描繪南京自然條件的古語:“虎踞龍蟠”。
但是可悲的是,南京城曾三次遭到入侵。
第一次入侵發生在1000多年前,6世紀末時,當時,野蠻的遊牧部落毀壞了城內所有的重要建築,甚至遍挖城牆內的土地。第二次入侵在1000多年後來臨,1853…1856年間太平天國起義軍佔領了城市。領導他們的是一位狂熱的領袖洪秀全,他在能使一個人躋身達官顯貴的科舉考試中落第後,使自己和別人相信他是耶穌基督的弟弟。他要推翻清王朝的企圖在13年內最終使大約2, 000萬中國人喪生。起義軍在十幾年裡以南京為都城直到他們被逐出,他們在撤退時把南京城焚為廢墟,甚至毀掉了琉璃塔,這是一個由琉璃瓦構築的多色寶塔,被認為是中國同類建築中最美麗的。
在19世紀剩餘的時間內,南京在和平與湮沒無聞中沉睡。當滿清皇帝在北方城市北京登基時,南京變得僅僅是一個文化名勝。它的再度顯赫要到國民黨人推翻清王朝並定都南京後,南京成為正式首都是在1928年。
到1937年,南京慘遭洗劫的那年,老南京,清王朝的南京正在與國民黨的新南京競爭。扁擔兩端挑著裝有小飯碗和茶壺的籃子的小食販;在露天工廠彎腰織絲綢的手工織工;手工擀麵的麵店僱工;沿街叫賣錫器的錫匠;在僱客門前修鞋的鞋匠;在饞嘴的孩子們眼前製作出來的糖果,這些孩子的手中捏著中間有孔的銅錢;推著吱吱作響的獨輪車的人,車上高高堆起的柴草讓人既看不見車也看不見推車人,但是新氣象也隨處可見——正在逐漸取代泥路和石路的瀝青路;最終取代汽燈、蠟燭和油燈的電燈;水龍頭裡流出的水代替了裝在桶子裡、在街上賣的水;坐滿了軍官,官吏,外交官的大、小轎車不停地按著喇叭,穿行在道路上,路上滿是人群,有人力車伕,拉著蔬菜的騾車,緩慢前行的成群的行人和牲畜——狗、貓、馬、猴子。甚至間或還有水牛或駱駝。
但是有些古老的東西讓人感覺它是決不會變化的。環繞這個城市的是建於明代的古老而又巨大的石頭城牆,有一位傳教士稱之為世界最偉大的奇蹟之一。他宣稱,如果允許登上城牆之頂,肯定會看到中國最壯觀的景象,從城南端的城牆頂上,越過修有缺口的灰色城牆可以看到,工人住宅區的土灰色磚瓦,有錢人家紅色和灰色的瓦屋頂,然後轉向北方,隱約可見的是政府區的高大的現代建築物;政府各部和使館按西方樣式修建的大樓。
凝視東北方,可以辨認到背對著紫金山深黑山脈的白色耀眼的中山陵及散落的鄉間別墅,這些別墅的所有者是南京最富有和最有權勢的人。然後再看西北,閃現的是江邊的工業活動:工廠中冒出的煙霧,運煤港築出的汙水,附近碼頭的汽船和戰艦,通往北方和上海——南京之間鐵路和鐵軌穿過城市並在北部郊區的下關站交匯。沿著地平線,還能看見巨大、喧囂的長江繞過南京城蜿蜒流向西北。
在1937年的夏天,南京所有的這些顯赫與不合諧都在沉睡之中。潮溼悶熱的空氣久已使這個都城擁有“中國三大火爐”之一的稱號。炎熱混合著附近田野上泥土的刺鼻氣味,使許多有錢人在酷暑中出城去海濱避暑地。對那些留在城裡的人來說,夏天是經常瞌睡的日子,是懶洋洋地搖著蒲扇和竹扇的日子,最用竹蓆在屋前擋日曬的日子,夜晚鄰里們走出火爐般的房屋,搬著藤椅湧入街道,用閒聊打發夜間的時光,然後在露天入睡。
沒有人料到,幾個月後戰爭會打到自己的家門口——把他們的家園投入烈火,街道浸透了鮮血。 8月15日,金陵大學心理學講師張小松正要午睡,突然聽到刺耳的警報聲。她想:“是不是在搞空襲演習?為什麼我沒有在早報上看到通知?”
當8月初中日軍隊在上海開戰時,南京政府也被迫準備敵人可能會進攻其它地方,中國官員不僅在城市內舉行了空襲演習,還命令居民偽裝房屋及修建防空洞。整個南京城裡,人們把房屋的紅頂和白牆塗成黑色,在地下挖洞以備躲藏。張心有餘悸地回憶說:當時的情景就像是在準備“一場盛大的葬禮”。
因此,8月15日這天,在聽到第二遍警報時,張小松警覺起來,但是在她同屋的朋友們勸她相信這是又一次演習,於是,她又回去躺在床上,街到她聽沉悶的隆隆聲,就像是炮聲時,她又爬起來。“哦,這是雷聲。”她的一位朋友說完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