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緯辨終備》·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辨終備》,一作《辨中備》。《後漢書·樊英傳》注“《易》緯凡六”,為《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而終以此篇。
馬氏《經籍考》皆稱為鄭康成注,而《辨終備》著錄一卷。今《永樂大典》所載僅寥寥數十言,已非完本。且其文頗近《是類謀》,而《史記正義》所引《辨中備》孔子與子貢言世應之說,與此反不類。或其書先佚而後人雜取他緯以成之者,亦未可定也。然別無可證,姑仍舊題雲。
△《易緯通卦驗》·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易緯通卦驗》,馬端臨《經籍考》及《宋史·藝文志》俱載其名。黃震《日抄》謂其書大率為卦氣發。朱彝尊《經義考》則以為久佚,今載於《說郛》者,皆從類書中湊合而成,不逮什之二三。蓋是書之失傳久矣。《經籍考》、《藝文志》舊分二卷,此本卷帙不分。核其文義,似於“人主動而得天地之道,則萬物之蘊盡矣”以上為上卷。“曰:凡《易》八卦之氣,驗應各如其法度”以下為下卷。上明稽應之理,下言卦氣之徵驗也。至其中訛脫頗多,注與正文,往往相混。其字句與諸經註疏、《續漢書》劉昭補註、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記》、宋白《太平御覽》、孫珏《古微書》等書所徵引,亦互有異同。第此書久已失傳,當世並無善本可校。類書所載,亦輾轉訛舛,不盡可據。謹於各條下擬列案語,其文與注相混者,悉為釐正,脫漏異同者,則詳加參校,與本文兩存之。蓋通其所可知,闕其所不可知,亦闕疑仍舊之義也。
△《易緯乾元序制記》·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乾元序制記》,《後漢書》注《七緯》名,並無其目。馬氏《經籍考》始見一卷。陳振孫疑為後世術士附益之書。今考此篇首簡“文王比隆興始霸”云云,孔穎達《詩》疏引之,作《是類謀》。疏又引《坤靈圖》“法地之瑞”云云,今《坤靈圖》亦無其文,而與此篇文義相合,又《隋書·王邵傳》引《坤靈圖》“泰姓商名宮”之文,亦在此篇。至其所言風雨、寒溫、訊息之術,乃與《稽覽圖》相近。疑本古緯所無,而後人於各緯中分析以成此書者。晁公武謂其出於李淑,當亦唐宋間人所妄題耳。
△《易緯是類謀》·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是類謀》,一作《筮類謀》。馬氏《經籍考》一卷,鄭康成注。其書通以韻語綴輯成文,古質錯綜,別為一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書引其文頗多,與此本參校,併合。蓋視諸緯略稱完備。其間多言禨祥推驗,並及於姓輔名號,與《乾鑿度》所引《易歷》者義相發明。而《隋書·律曆志》載周太史上士馬顯所上表亦有“玉羊金雞”之語。則此書固隋以前言術數者所必及也。
△《易緯坤靈圖》·一卷(永樂大典本)
案《坤靈圖》,孫瑴謂配《乾鑿度》名篇。馬氏《經籍考》著錄一卷。今僅存論《乾》、《無妄》、《大畜》卦辭及史注所引“日月連璧”數語,則其闕佚者蓋已夥矣。考《後漢書》注,《易》緯《坤靈圖》第三,在《辨終備》、《是類謀》之上。而王應麟《玉海》謂三館所藏有《鄭注易緯》七卷,《稽覽圖》一,《辨終備》四,《是類謀》五,《乾元序制記》六,《坤靈圖》七,二卷、三卷無標目。《永樂大典》篇次亦然。今略依原第編著,蓋從宋時館閣本也。
(案:儒者多稱“讖緯”,其實讖自讖,緯自緯,非一類也。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史記·秦本紀》稱盧生奏錄圖書之語,是其始也。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史記》自序引《易》“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漢書·蓋寬饒傳》引《易》“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注者均以為《易》緯之文是也。蓋秦漢以來,去聖日遠,儒者推闡論說,各自成書,與經原不相比附。如伏生《尚書大傳》、董仲舒《春秋陰陽》,核其文體,即是緯書。特以顯有主名,故不能託諸孔子。其他私相撰述,漸雜以術數之言,既不知作者為誰,因附會以神其說。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詞,遂與讖合而為一。然班固稱:“聖人作經,賢者緯之。”楊侃稱:“緯書之類,謂之秘經。圖讖之類,謂之內學。河洛之書,謂之靈篇。”胡應麟亦謂:“讖緯二書,雖相表裡,而實不同。”則緯與讖別,前人固已分析之。後人連類而譏,非其實也。右《乾鑿度》等七書,皆《易》緯之文,與圖讖之熒惑民志、悖理傷教者不同。以其無可附麗,故著錄於《易》類之末焉。)
──右“易類”一百五十八部,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