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要染病,所以不要出去。對你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這個道理給你們講通了,這下子,叫你們出去,你們都不出去了。你還敢出去嗎?攆你出去,你都不出去。這就叫“有恥且格”。要從內心裡邊去引導他,而不是強制他。這就是儒家最了不起的地方,這也正是儒家與法家最不同之處。上古時候“刑不上大夫”,刑法是針對普通老百姓的,對大夫以上的人是用禮來治理。法家是把對老百姓的法普及大夫以上,實際上就是把高的降低;而孔子是把對大夫的禮用於治理老百姓,就是把老百姓的思想提高。真正要治理天下,不是靠堵,堵是堵不住的,要靠疏通。不准你出去,不給你講道理,你就老想出去;把道理給你說清楚了,把你教化通了,逼你你都不出去了。用德行、禮儀來教化眾生的話,眾生自然而然地就不會去做壞事。這就是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教育小孩子,你光是不准他這樣,不准他那樣,他始終還是搞不明白,但如果你告訴他為什麼能這樣、不能那樣,他想通了,他自己就不會做不準做的事情,這就是明理。所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老百姓就有了羞恥心,想做壞事都不會做了,這就是引導的作用。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不會犯法的,因為法律是底線,他自身道德的約束力高於法律,怎麼還會犯法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為政第二(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講了用詩和禮教化民眾以後,孔子自敘身世,用自己一生的體會來說明教化與為政的關係,這是很巧妙的。這句話裡包含了孔子一生不同時期的人生境界,但後世引用這段話時往往只用來說明年齡。比如說某人到了不惑之年,大家就知道他四十歲了;天命之年,哦,他五十歲了;耳順之年,他六十歲了;他到了從心所欲的年齡,七十歲了。但實際上孔子說的是自己生命歷程不同階段所達到的境界。
“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十五歲就立志求學,“志”就是立志。注意,《論語》裡邊每一個字都有深意。“學”,學什麼,學人生的大道,這是關鍵。孔子十五歲開始學人生的大道。
“三十而立”,字面的意思就是三十歲才站起來了。三十歲有了骨頭,有了脊樑,這是不容易的哦。我們有些人到八十歲都沒立起來,都只是一堆肉,攤在地上。真正的“立”是什麼?看看這個“立”字是怎麼寫的。立的象形文字是“”,有頭,有兩隻腳,人站在地上,一個人頂天立地,這就叫“立”。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要堂堂正正地立於天地之間。有幾人是做到了呢?很少。孔子十五歲求學,到三十歲,經過十五年的修煉,才到達能夠立於天地之間的境界,不容易啊。孟子說“人生有三樂也,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父母親都健在,兄弟都沒有什麼變化,這就是一種快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二樂也”,抬頭不愧於天,低頭不愧於地,我心無愧於天地,這是人生的第二樂。“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人生三樂也”,能夠得到天下英才來教育,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快樂。其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正是講的堂堂正正立於天地之間。《論語·泰伯》篇對這個立作了具體的解釋,“立於禮”。用禮來讓自己站立。你站不起來嗎?禮教你怎麼站。你不知道怎麼和人交流嗎?禮教你怎麼和人交流。五經中的《禮經》對每一條禮都講得很仔細。比如提親就要送大雁,這是提親之禮。去見老師,送十塊臘肉,這是見老師的禮。為什麼送臘肉,為什麼要送大雁,這都是有講究的,不是亂來的,為什麼不抱一頭豬去,要送大雁,因為雁是最忠貞的動物,配偶去世了,另一隻雁會終身不嫁不娶,稱為“孤雁一世”。提親送雁,即以大雁象徵婚姻的忠貞。禮就教人怎麼立於天地之間。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沒有困惑的意思,就是什麼都想得通,孔子說四十歲的時候,自己什麼都能想明白了。一個人是不是什麼都能想通,都能想明白呢?不一定。孔子說“智者不惑”,只有智者才可以不惑,不是每個人都能不惑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你通了就不會感到痛了,你痛是為什麼,因為血脈不通暢,淤結在這裡,你就感到很痛。智者不惑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什麼都想得通。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才達到了智者的境界,認為憑人的智慧,注意,是憑人的智慧、人的才學、人的能力來解決人世間一切想不通的問題。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就不一樣了,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以為憑我的智慧和學問,天下的事我都能夠想得通,我都能夠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