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怨恨的事 執著想不開 覺知憤怒怨恨
同一件事情 心態、主張、想法消極 憂愁煩惱
2。 想識改變藏識、認知
(1) 思考重新詮釋改變定義。想識根據覺識的情緒覺知,進一步思考、考慮、衡量,作出判斷,改變藏識原有的認知詮釋。例如,對於被罵豬而感覺憤怒,但經過思考後改變詮釋:“豬很樂觀”,或思量對方沒有修養。對於被罵之事透過全新定義又改變認知,存入藏識儲藏記憶。
(2) 思索、檢索。想識檢索、思索藏識的記憶,加以思考衡量,作出判斷並重新定義,重新詮釋。例如,思考一件事情,再三從記憶中檢索、考慮,再三思考衡量。
3。 感識感受資訊影響藏識
感識感受到的資訊進入藏識,形成藏識儲存的記憶認知。例如:眼睛看到的事物,耳朵聽到的聲音,進入藏識形成藏識的記憶。
4。 想識指揮感識
想識思考判斷後,指揮感識是繼續或停止感受。例如:被對方責罵,想識判斷應逃離現場,避免繼續刺激。
第四章 不易覺察的知覺扭曲(1)
心識作用有許多的覺知扭曲現象,比如我們的眼睛大部分時間往往是“視而不見”的,我們的耳朵大部分時間也常常是“聽而不聞”的,從而導致我們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只聽到我們想聽的聲音。同理,我們的情緒覺知也是這樣,我們的情緒受個人主觀意念所控制,常常存在種種“情緒覺知的扭曲”,因為情緒覺知往往會隨著內心的想法而變動,所以常常是變化無常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情緒表象往往是不真實的,也是不實際和不理智的。本書藉助心靈哲學的規律探討人類情緒的心識作用,分析情緒覺知現象、情緒的來源及原因、情緒的扭曲,讀明白了情緒覺知扭曲的自然現象之後,就可以清楚為什麼溝通那麼困難,為什麼別人會有那麼大的情緒動作,進而知道應用智慧避免自己產生知覺扭曲,也勿製造別人的情緒扭曲。
一、情緒覺知扭曲的心識原因
心識在工作的過程中,覺識的覺知作用常常產生很多扭曲現象。首先感識感受的資訊,覺識通常不會百分之百地照單全收,而是要經過藏識找回有記憶的認知、觀點、想法來過濾判斷,最後做出扭曲性的覺識(產生覺知),所以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景物,絕對不會像照相機一樣全部照進來,而是經過藏識綜合判斷,產生不完全相同的覺知,就導致對有些東西是視而不見的。
同樣,我們的耳朵所感受的聲音,也不會像錄音機一樣全部錄進來,而是有扭曲性的覺知,導致我們對很多聲音聽而不聞。
其實,很多心理學家早就發現了人類的知覺有扭曲的特性。著名的心理學家採用過許多圖形來證明人類知覺的扭曲性,但略有遺憾的是,他們只是證明了視覺的扭曲現象,而實際上其他感官的知覺也同樣存在許許多多的扭曲現象。比如人類的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也同樣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覺知,而且情緒覺知更有嚴重的扭曲現象。
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心理學扭曲現象的圖形和事例供大家參考、分析,以印證人類心識作用產生的其他感官扭曲現象和情緒覺知的扭曲現象。
二、八種情緒覺知的扭曲現象
(一) 固執性扭曲
知覺扭曲:下圖的方形門原本為梯形,但藏識內心認知門應為上下長方形,故覺識視覺解讀為長方形。從而產生出視覺的固執性扭曲。
視覺的固執性扭曲現象(來源:《現代心理學》,張春興著)
鄰居老林對本村黃先生有成見,所以每當別人提起黃先生時,老林就馬上會生氣地打斷對方的話,並固執地說:“老兄,你省省吧,我知道了,那個人不是好東西,他不是個好東西……”
由此可見,在吵架時,往往很難理智地看待問題。所以,對方辯解的理由我們往往聽不進去,只聽到對方的嘲諷與挖苦等氣話。特別是在有成見或吵架時,因為人們的內心藏識早有“定見”,所以,結果往往就會依定見來解讀聽到的話語,從而使自己的覺識立即產生扭曲性的情緒覺知。
(二) 選擇性扭曲
1。 心理學視覺選擇性的扭曲
下圖說明的主題叫“魔鬼與天使”,我們發現同一圖形中,讀者可能解讀為恐怖世界的黑色魔鬼,也可能看到善良世界的白衣天使。
是魔鬼,還是天使?(來源:藍心網站,)
2。 情緒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