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等。
① 經驗。看過、聽過、做過的事情等以往的經驗。
② 技能。學習學會的技術、技藝或技能。
(2) 認知。對事情事物詮釋、解讀和定義。
(3) 心態。心裡的主張、想法、看法、觀念和觀點。
(三) 覺識
覺識是心的覺知功能,即心裡的感覺、知覺、覺知或情緒的覺知。
(四) 想識
想識是心識作用中的思和想的功能,是對事情、事物之思考、考慮,衡量,思和想,綜合研究、判斷、思索、索尋、檢索記憶資料的功能。
(1) 思索。檢索索取藏識記憶資料。
(2) 思考。檢索出來的資料加以考慮、過濾。
(3) 思量。檢索出來的資料加以衡量、判斷。
(4) 想要。採取行動,欲要或打算去做。
二、心識作用
心識過程是從第一心感識感受資訊,進入第二心藏識;經過第二心藏識記憶的過濾綜合處理顯現出來;第三心覺識產生覺知;第三覺識覺知後,第四心想識,產生思考、思量、判斷……從而改變第四心心藏識記憶、認知、想法或抑制感識感受,改變記憶認知,就能改變覺知,遠離感受就不再覺知。
心識的作用過程是從感識感受資訊,進入藏識,經過藏識記憶的過濾顯現出來,然後覺識產生覺知,覺識覺知後,進一步想識,產生思考、思量、想象、判斷、辨識……從而改變藏識記憶、認知、想法或抑制感識感受。
這樣心識運作過程相互動作、相互關係的迴圈作用,就叫做心識作用。
心識作用有如電腦的運作過程;感識感受有如電腦的感應資訊,藏識儲藏記憶有如電腦所儲存的資料庫、記憶體,它不但儲存記憶資料,還能綜合處理資料;覺識有如電腦的螢幕顯示資料;想識有如電腦檢索的功能,人腦(心)比電腦厲害的是,人腦除了想識檢索資料之外,藏識記憶資料還能主動不停地活動,而且資料還會主動浮現出來,產生覺知。
如上圖所示,在心識作用運作過程中,各識之間息息相關。藏識儲存的記憶左右覺識的情緒覺知,想識思考後改變藏識的認知,藏識改變認知後影響下次覺識的覺知。
感識的感受、資訊進入藏識,影響藏識,想識也能夠指揮感識,避開感受,其相互之間的運作關係說明分析如下。
1。 藏識左右情緒覺知(情緒由心生)
內心藏識的記憶經驗或對人、事、物的認知、詮釋、解讀、定義或既有想法、觀念、觀點,左右覺識的情緒覺知。
(1) 內心藏識對同一件事物的認知詮釋、定義不同,產生的情緒也不同。
我們聽話時,對方講你是豬,如果我們內心藏識詮釋豬是既髒又懶,是笨的動物,定義為侮辱的話,覺識會覺知憤怒的情緒;如果我們藏識詮釋豬是樂觀不計較,是吉祥的動物,定義為不是恥辱的話,那麼就不會憤怒。
(2) 藏識記憶且懂不懂、知不知,影響情緒覺知。
用方言罵外地人,對方聽不懂,就不會覺得憤怒。
親友變故,不知道就不會煩惱、憂傷。
(3) 藏識記憶中有與沒有,影響情緒覺知的有與無。
街邊的廣告招牌,常常因為我們的內心不注意,所以就常常感覺不到某些招牌的存在。
周邊各種車聲、機器聲,不注意就不覺得有聲音。
煩惱的事情,不放在心上,就不會有煩惱的覺知。
(4) 藏識內心執著與不執著影響情緒。
對人有成見,或認為某個人是壞人,看到他就氣,想到他就恨。
想要的東西老是得不到,感覺就會很痛苦。如果不執著,得不到就算了,就不會感覺難過。
(5) 心態、想法、觀念、主張等會左右情緒。同一件事情消極去想,就會憂愁;反之,想法樂觀,則不會煩惱。
藏識左右情緒覺知分析比較簡表
感 識 感 受 內 心 藏 識 覺 識 情 緒
聽到豬 詮釋為笨的動物,定義為嘲笑侮辱之話 憤怒
詮釋為吉祥動物,定義為祝賀之話 不會生氣
聽到狗屎 不懂或不知 不會生氣
街邊招牌、周遭噪音 內心沒有、或不注意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煩惱的事 執著想不開 覺知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