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舉著一張報紙,看報,然後在報紙上摳兩個可容眼睛大小的洞,就完了。哈哈,學生們沒有辦法,誰也不知道他何時在張望,在朝哪裡張望,只能乖乖地都不敢動,都被他一個人制了。這個教導主任,一人而輕鬆制數十人,亦可謂深知用術者也!
有了法術勢和仁義忠孝,人主就輕鬆了,就可以垂衣拱手而治天下了,這也就是道家了。
所以,法家、儒家、道家,雖然紛爭不斷,但在皇權專制體系下,實際是一碼事情。三者一也,可以不必爭,都是為了人君服務的,只有方法論上的些小差別。
第十章 項羽掐斷大秦最後一口氣
貴人貴的程度,就像鑽石,也是有等級的。熊心就是大家可以找到的最高等級的鑽石——他是從前楚懷王的孫子。楚懷王死是九十年前的事情了,所以熊心大約也在四十歲左右了。他的前三分之二人生大約是在王宮裡度過的,後三分之一是在淮北民間給人家牧羊。
真正王子娶了牧羊女的故事,在他身上最有可能發生。
根據古人的觀察,羊是很很的動物,很,就是不聽從的意思,所以必須有人看,而且百分之八的公羊都有同性戀行為,所以熊心每天的任務就是拿棒子打那些同性戀的羊。總之,羊淫而很,這是古代一句俗語。羊很的程度,甚至達到了虎和狼的猛貪的程度。能夠牧好羊,熊心想必牧人也很有能力。
熊心知道,公元前208年,自己的機會快來了。
范增,七十歲,老家安徽巢縣,是從戰國時代活過來的人,學問介於名家和縱橫家之間,他看見天下大亂,就跑去見項梁,說道:“陳勝敗死是固然的。”
項梁問為什麼。
范增跪坐在席子上,因為他歲數比較大,怕他跪不穩,所以他身前用肘扶撐著一個條凳樣的東西——學名叫幾:“自從楚懷王被誆騙入秦,扣留不返,客死咸陽,楚人愛憐他一直到了今天。楚人對秦的怨恨最深,所以楚國的占星家南公先生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如今陳勝作為首倡起事者,他的起事也以復興楚國為號召,可是他不復立楚王之後人而自立為王,所以他勢必不長久。
“如今,將軍您起自江左,楚地諸將都像馬蜂一樣爭著追附於您後面的原因,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為楚國將族,他們認為您必能復立楚國之後。如今你不立楚王后人為王,其可得乎?”
陳勝從前對吳廣說:“如今逃亡也是死,舉大計也是死,等死,死國可乎?”——這個國,是指楚國,也就是說,陳勝起義重點的初衷很大不在於反剝削,更大在於回覆到分封體系,具體表現就是復立楚國,他的政治口號“大楚興、陳勝王”也說明了這一點。陳勝進入陳城時,張耳、陳餘分析形勢,說到的秦的第一罪狀是滅了六國,斷了六國的社稷,絕了六國的後,第二才是剝削嚴重。從陳勝,到張耳、陳餘的意見,到范增,到其他地區一些起義領導葛嬰、周市、秦嘉的立六國之後的做法,到一般的民望(司馬遷說項梁立楚王之後是“從民所望也”),社會多階層都是希望回覆秦所斷絕的六國分封體系。
歷史發展是逐漸過渡的,從分封制向皇權專制的轉型,不可能是像秦帝國所搞的那樣急劇過渡的。在很大程度上,秦末這場社會大動盪,基於的主要社會矛盾是分封制向皇權專制急劇過渡時,分封制的歷史慣性的反彈振盪,而不能以農民起義反抗地主政權的剝削作為首要矛盾(這最多是從屬性的第二矛盾)。長期習慣了分封制社會體系的社會各階層,排斥皇權專制的集權社會體系,特別是這個體系又並沒給人們帶來幸福,反倒生活日窘。
復立六國,回覆分封體系(當然這個體系下仍然可以有皇帝),是連同陳勝在內的起義勢力都明確所抱有的政治主張,也是社會多階層的“民之所望”。而陳勝失敗的很大原因就在於沒有嚴格地貫徹這個政治目的,而變成了追求自己私人的“鴻鵠之志”。
項梁是個深明大義的人,既然這次運動的首要性質在於六國分封體系被秦斷絕之後的謀求迴歸(其次才是反剝削壓迫),那麼復立楚王之後就是對這場運動別無選擇的順應和推動,是保證這場運動的持續開展和最終勝利的關鍵,而且陳勝的失敗殷鑑不遠,雖然他未必喜歡給自己頭上再新增一個什麼王來壓著他,但他還是全部肯定了范增的建議,當即去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熊心,從而順應並促進這場運動走向更高潮的發展,並從行動上給這場運動明確了更鮮明的回覆分封體系的色彩。
熊心扔下羊鞭子,這個在楚王宮裡受過政治薰陶和民間生活歷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