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觀點。孔子把“和”與“同”作為區分君子和小人的一個標誌和尺度,以此來區分人,並進而倡導一種“中和”的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儒家學派孟子把“和”文化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孟子觀點中,“人和”是與“天時地利”相對應的,人不和的話,天時地利再好也不行。
儒家學派荀子也提出:“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的觀點,認為“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
在儒家學說的其他作品裡,關於“和”文化的思想亦很豐富。《尚書·堯典》在說到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應該怎樣協調彼此關係時,提出了“協和萬邦”的思想。《詩經》中有“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從“和羹”即多樣性的融合來講“和”。
在《周易》中,“和”文化思想體現得更為突出,《乾·彖傳》中提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意思是說,天道變化使得原有的人的關係和地位都發生了變革與衝突,這就需要各自端正其符合現實的性命,各正其位,各得其所。這樣才能“保和太和”,只有“保和太和”,萬物才能生長,萬國才能安寧。後來的思想家把“保和太和”作為一種重要思想來弘揚。
在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