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的猛將,但感到他只憑血氣之勇,難成大器。於是授給他一部《左氏春秋》,並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耳!〃自此,狄青折節讀書,遍讀秦漢以來的兵書戰策,通曉了兵法戰陣,懂得了用謀略制敵,成為宋代名將。
三是訓練士卒、教授武生、考試武舉。平時軍隊訓練,武學教學,都必須有教材。兵書就是訓練和武學必不可少的教科書。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以兵書指導訓練。據《史記》記載,孫武曾以他的兵法十三篇訓練吳王宮中美女,經過幾番教練,使一群開始還嘻嘻哈哈的宮女,被訓練成了部伍整齊、進退有節的隊伍。這則故事反映了兵書在訓練中的重要作用。
有些兵書本身既是訓練的經驗總結,又是訓練軍隊的基本教材。如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前者是他在東南沿海平倭寇時練兵作戰的經驗總結,後者是他在薊鎮練兵的真實紀錄。他將這兩部兵書作為訓練的教材,印發軍隊。在書中具體規定了兵書發放範圍和數額,制定了學習方法,對書中重要的條文,規定每個士卒都要背下來,背不下來的要處罰。《練兵實紀》中還規定了學習其他兵書書目、次第和要求,指出要先讀《武經七書》白文,次第記誦,不專句讀文辭,但求理解精義;次讀《百將傳》,熟知諸將人品、心術、功業,以為借鑑。這兩部兵書在戚繼光建立紀律嚴明、戰鬥力強的新軍中起了重要作用。
明清流傳下來的有些兵書,本身就是當時軍事部門印發的訓練教材。許多訓練教材,對兵書的學習都有明文規定,如《安民實務》中規定:〃除孫武子人人習讀外,其餘六書(注:指《武經七書》中除《孫子》之外的其他六部兵書),及一切名家著述,令之各習一部;除《百戰奇法》、《行軍須知》,人人精曉外,其餘戰攻守禦之法,立為標式,令之體驗。〃宋仁宗時,為了選撥培養軍事人才,開始建武學,並設武舉。所謂武學就是現在的軍事學校。所謂武舉就是科舉考試中的武科。武學、武舉都需要有教材。宋朝廷便下詔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等七部兵書,雕版刊行,作為武學教學和武舉試士的基本教材。直到明清相沿不改。
四是傳播軍事技術知識。戰爭離不開武器裝備,而武器裝備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革新,製造方法需要一代一代地傳授,尤其是複雜的武器,不僅需要詳細的文字記載,而且要有精密的圖形,這是口耳所不能勝任的。兵書中的一大類--兵器類,正是為完成這一使命而產生的。兵器類兵書包括冷兵器和火器。這類兵書詳細記載了各類冷兵器、火器、火藥的種類,選料配方、製造工藝、效能用途,使用方法和訓練方法等,並附有大量形象逼真的圖形。它既為製造者提供了範本,又為使用者提供了教材。古代軍事技術就是靠這類兵書傳下來的,關於軍事技術的記載,有專門兵書,如《火龍神器陣法》、《火攻挈要》、《手臂錄》等,也有綜合性兵書,如《武經總要》、《登壇必究》、《武備志》等兵書中都有非常豐富的軍事技術資料。這些兵書在傳播軍事技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兵書在歷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軍事技術、戰爭樣式都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還有沒有作用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任何一門科學都必須在繼承前人創造的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有所發展,軍事作為一門科學也不例外。在今天,為發展我軍的軍事思想和軍事學術,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軍事科學體系,必須繼承中國的軍事遺產,從兵書中汲取養料。另外,兵書中的許多軍事原則,至今仍不失其真理性的光輝,可以直接用於指導戰爭和軍隊建設,如被毛澤東同志肯定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直到今天,但是科學的真理。當然,產生在舊時代的兵書,不可避免地具有時代的侷限性,在內容上是瑕瑜互見的。我們所說的繼承是批判地繼承,吸取精華,棄其糟粕。
第二章兵書的種類和數量
第一節兵書有哪些種類
隨著古代軍事學的發展,兵書的內容不斷豐富,種類也不斷增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兵書可以區分出不同的型別。按內容分,有兵法、兵略、訓練、陣法陣圖、兵制、兵器、城守、鄉兵團練、軍事地理、名將傳略、軍事後勤、軍事天文和氣象等;按體裁分,有論文體、語錄體、記敘體、註疏體、輯評體、筆記體等;按書籍形式特徵分,有綜合性兵書、彙編兵書、軍事叢書、軍事類書等;按書籍制度分,有簡冊本(如銀雀山西漢墓出土的竹簡本《孫臏兵法》)、版牘本(如青海上孫家塞漢墓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