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凡兵法、弧矢、壬奇、禽乙,皆能究極原委。〃(《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兵家類》)對天文、地理、音樂、數學都有所研究,善長散文。一生著述甚富,有《荊川先生文集》、《廣右戰功錄》等十來種。學者稱其為荊川先生,明崇禎年間追諡為襄文。
本書纂輯於明嘉靖中。當時,明廷武備廢弛,將帥緩帶輕裘,軍隊養成懶惰散慢的習性,徒有簡兵練卒之名,而無強兵銳卒之用,一有戰事,則矇頭縮項,膽落神悸,毫無戰鬥力。唐順之有慨於此,為振興武備,廣搜博採,從歷代兵書及其他史書中輯錄對於武備有所裨益的資料,〃一切命將馭士之道,天時地利之宜,攻戰守禦之法,虛實強弱之形,進退作止之度,間諜秘詭之權,營陣行伍之次,舟車火器之需,靡不畢具。〃(吳用先《武編序》)編纂成《武編》一書。後來唐順之抗倭和巡撫鳳陽期間,多得力於該書。明郭一鶚在為此書寫的序言中說:〃得是編熟之化之,天下無勍敵矣!荊川先生熟而化此,以南剿倭,北創虜,十用其七八。〃然而本書當初並未刊行,只有抄本傳世,為秣陵(南京)焦澹園所收藏。焦氏非常珍視這部書,時常有人向他索要藏本刊行,他都以〃兵陰道也,乃陽言之乎?危道也,乃安談之乎?非其時也〃為由,拒絕刊印。到了明萬曆戊午年(1618年),後金政權起兵反明,明軍損兵折將,連連敗退。這時,焦氏才認為是刊印此書的時候了。於是將抄本交給徐象枟雕版印行,使這部沉睡多年的兵書得以廣泛流傳。
《武編》是一部軍事類書。全書分前後二集,共十二卷。
前集六卷,五十五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為五十四門);後集六卷,一百三十四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為九十七門),其卷目如下:
前集卷一:將、士、制、練、令、料、覘、間、明、疑、詭。
卷二:戰、攻守、攻、守、地、水、方、營、行、止、宿、警、節度、戰、營制。
卷三:陣。
卷四:陣。
卷五:牌、鐵、火器、射、弓、弩、甲、拳、槍、劍、刀、簡,錘、扒、擋、火、夷。
卷六:車、水磨,桔槔、馬、牛、舟、軍需、礦、藥方、雜術。
後集卷一:料敵、撫士、信、勇、嚴、賞、罰、五危、貪、驕、將自表異、軍政不一、練士、絕技、激、攻心、推誠、用敵人、詭道、權奇。
卷二:息亂、定亂、撫降、處降、招降、殺降、用間、反間、使間、鄉間、內間、死間、生間、俘間、漏間、不信間、諜間、察間、隱語、伐交、合交、攻、守。
卷三:示弱、示強、示遠、示近、聲此擊彼、利、毒、亂、詭異、避、怒、卑、勞、離、不備、不意、未成列、新集、未集、遠來、飢渴、糧盡、不整、不戒、不、離部、移陣、心怖、半濟、渡、地利、天時。
卷四:佯北、闕圍、窮寇、歸師、截歸、疑、先聲、聲、降、退、詭聲、詭形、死戰、乘勝、兩敵、退據、苦戰、敗、攻必救、掩巢、堅壁、摧標。
卷五:先鋒、奇兵、伏、伏城、邀、首、尾、橫、夾、獨戰、陣、大陣、分、合、分敵、聚敵、先、後、遲、速、緩、輕、重、瑕、堅。
卷六:車、騎、舟、火、水、糧道、水、渡水、地、天、夜。
《武編》前集主要輯錄有關兵法理論方面的資料,內容包括將帥選拔,士伍訓練,行軍作戰,攻防守備,計謀方略,營制營規,陣法陣圖,武器裝備,人馬醫護等等。後集全部是用兵實踐,其體例與《武經總要·後集》略同,系從古代史籍中概取有關治軍和用兵的故事,以為借鑑。
《武編》採集資料的範圍比較廣泛,從《武經七書》、《太白陰經》、《虎鈐經》、《武經總要》、《續武經總要》等兵法典籍到漢唐以來的名臣奏議,無不摭集,僅前集所註明的就有40餘種。其中儲存了一些他書少載的資料,如農民起義領袖孫恩曾經用過的演禽戰法等。本書比較注意輯錄當朝的有關軍事資料,如前集卷一比較詳盡的輯錄了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制定的賞罰條令;前集卷四輯錄了趙本學、俞大猷有關陣法資料,尤其是輯錄了當時被稱為〃稱戰〃的戚繼光鴛鴦陣。另外,還比較注意輯錄反面戰例資料,以為鑑戒。如在後集卷一就輯錄了歷史上一些〃將自表異〃、〃軍政不一〃而招自失敗的事例。
本書在編纂上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類名重複過多,甚至在同一卷中類名有重複,象後集卷六就有兩個類目是〃水〃,一個講水攻,一個講水源,若將其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