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有很多人。這其中,包括日本。
事實上,以二十一條重創初生的中華民國的日本,也為其自以為是付出了代價。隨著袁世凱在內外交困中死去,中國掀開了一個軍閥混戰的大動盪時代。
在蔣介石北伐統一全國之前,作為名義上的中國政府代表的北京政府,因為財政困難實際上已經淪為外國人花錢供養的一個傀儡。這個政府,不過是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
袁世凱本人還有反日的一面,在其當政的時候,政府借款物件主要是西方各國。而袁死後,中國的經濟命脈基本上被日本人所控制。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時中央政府的收入無外乎田賦、關稅和鹽稅。田賦已經為地方軍人所截留,關稅從1854年以來就掌握在外國人之手,大部分用於抵消外債。鹽稅自1913年以後為外國人掌握,作為外債的抵押。
如此情況之下,政府焉能不破產?
1922年的英文《中國年鑑》顯示,當時北京政府每月運轉費用需要920萬元,而月收入只有23。1萬元。這已經是一個徹底破產的政府,沒有外債已經無法支撐。
1925年年底財政部和交通部的公告顯示,北京政府所欠外債達到22億元,其中大部分借款來自日本。也就是說,當時中國的經濟命脈基本上為日本所控制。
出兵阻撓北伐,妨礙中國統
五、出兵阻撓北伐,妨礙中國統一
國民黨的北伐統一戰爭,順應時勢,勢如破竹。這個時候,日本悍然出兵阻擾,再次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夢魘。一個統一的中國,不符合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利益
外侮難除,內亂不止。大清國倒掉之後留下更爛的爛攤子,是國家在事實上四分五裂。統一中國,成為驅除外侮的前提。國民黨由南向北的北伐統一戰爭,順應了時勢,一路上勢如破竹。這個時候,日本再次以壞人的形象出現。一個統一的中國,不符合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利益。
〃二十一條〃,是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企圖獨霸中國的一個極端表現。這種將中國變為朝鮮第二的企圖,隨著一戰的結束,從國際環境上而言已經不太現實。
但是趁著一戰的〃契機〃,日本畢竟在中國的東北攫取了巨大的利益空間,滿洲成為為日本提供糧食、能源的殖民地。1914年到1924年期間,以滿洲鐵路為中心推進的殖民地經營中,日本獲得了2。5億日元的豐厚利潤。與此同時,日本加緊向東北三省移民,到了30年代,向中國東北移民一度成為日本的一項國策。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佈戰敗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中國屬於戰勝國陣營,但是〃弱國無外交〃的說法在此後的巴黎和會上被充分證明。日本代表在巴黎和會上要求接管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儘管中國代表表示了抗議,但由於日方以退出和會相威脅,列強最終於1919年4月30日答應了日本的要求:德國此前在膠州灣的權利一概放棄,並交給日本;日本自願將山東半島連同完全主權交還給中國,日本軍隊應儘早撤出山東。
中國外交的失敗激發了民族主義,並爆發了五四運動。學生參與政治運動,再次掀起高潮。與晚清應試舉子的所謂〃公車上書〃不同,新時代的學校體制,培養了一批〃新青年〃。他們走上街頭,打出標語,喊出口號,最後甚至動用暴力,打、砸、燒。
運動往往會有極端手段,溫和的手段改變不了歷史的方向。從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開始,近代的政治運動,流血不斷。
6月28日,在凡爾賽對德和約的簽字儀式上,中國代表拒絕出席和簽字。
日本也受到觸動。日本外相電令日本駐華領事,要求中國當局取締風潮,並避免由此對中國朝野施加壓迫,任意挑起中國人反感,而應該冷靜觀察事態。
出兵阻撓北伐,妨礙中國統
對於中國而言,作為一戰結束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美國和英國開始與日本角逐在華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於1922年12月從青島撤軍,次年1月將膠濟鐵路移交,但是日本已經在中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並大發橫財。
鑑於當時的國際形勢,日本內閣調整了侵華策略,既然以二十一條全面控制中國的老路走不通了,日本將重點放在了對東北的加緊擴張。
事實上,割據滿蒙(東北和內蒙古東部)是日本明治時代以來的既定戰略。在1921年的內閣會議上,日本決定,滿蒙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