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旗幟》記者威利阿斯發表《旅順的真相》,描述了親身經歷的旅順虐殺事件,在北美引發轟動。
rì軍在旅順的暴。行逐漸公諸於世,引發了西方各國強烈的反響,西方民眾對rì本人文明的好感在一夜之間崩潰,rì本面臨世界的千夫所指。正如克里曼所言:“rì本為了朝鮮的解放,採取突如其來的介入,進而發展成野蠻的戰爭,事情的xìng質已經不是文明與野蠻的糾葛,rì本終於揭開了自身的假面具,徹底蹂躪了文明!”
而牛津大學著名國際法學教授埃倫特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rì本是披著文明外衣有著野獸筋骨的怪獸,旅順虐殺行徑暴露了rì本人野蠻本xìng的真面目,如此自譽文明的rì本人,仍需要一個世紀以上的文明進化!”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正如旅順大屠殺的元兇山地元治所預料的,作為受害者的大清國,對於rì軍在旅順的暴。行,始終一言不發!
一四六、
當無辜的清國百姓遭到外來侵略者的屠殺時,他們賴以依靠的皇帝、太后、王公大臣們無動於衷!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國家的民眾喊冤叫屈,聲張屈辱!
卻是那些被視為蠻夷的洋鬼子,在遙遠的彼岸向無助的清國百姓發出正義憐憫的呼救聲!
非但如此,大清**隊貪生怕死,大量軍人在戰敗後私換民服逃命,將危險轉嫁到無辜的民眾身上,這種轉嫁生死危機的惡劣行為,與rì軍慘殺百姓的行為,同樣野蠻!
大清國朝廷對於rì軍暴。行的無動於衷,正是其野蠻文化的必然結果!在大清國的歷史觀裡,甚至,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觀裡,戰勝者斬盡殺絕戰敗者,原本就是合理合法的!rì軍對旅順屠城,其實和中國數千年的屠城文化一脈相承。在中國,王朝更迭中被屠城的,豈止一個旅順!又豈止是揚州三屠、嘉定十rì!
大清國朝廷其實從內心裡承認了rì軍對旅順屠城的合法xìng!對於西方世界的人道主義呼籲,那些王公大臣太后皇帝只會覺得奇怪,甚至,反感他們多管閒事!
從這個意義上看,rì軍對旅順野蠻屠城,恰恰是她繼承和發揚了“天朝上國”的戰爭文化。也算是大清國“懷柔遠方”“推行聖教”的一大勝利!
正如史家所言:旅順虐殺事件是清rì兩國各自固有的野蠻文化所釀成的歷史悲劇。需要進化的豈止是rì本,大清國同樣需要!
然而,這種文化必將被文明世界所唾棄!一同被唾棄的,還有婦女裹腳、貞節牌坊、凌遲酷刑、閹割太監、君辱臣死等等一系列隱藏在儒家道德外衣下的種種殘暴!
大清國朝廷對旅順慘劇無動於衷,而rì本zhèng fǔ則是千方百計毀滅罪證,左右輿論。rì本zhèng fǔ透過外交、新聞和民間社團,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輿論戰,極力為旅順虐殺事件辯護。為此,rì本zhèng fǔ不惜出重金收買西方報刊,刊登為rì本辯護的文章。
大清國在軍事上慘敗於rì本,但總歸還是與rì本人交了手。而在輿論戰上,則是主動放棄了抵抗!
rì本人打贏了這場輿論戰,西方輿論在沸沸揚揚了一個月後,集體噤聲。大清國自己都不把這事當回事,洋鬼子又何必多管閒事呢!
第183章 總理大臣
周憲章把總兵府從義州遷到了平壤,設在平壤的牡丹臺。
牡丹臺位於城北,是一座高五丈的花崗岩堡壘,平壤戰役中,左寶貴率奉軍堅守牡丹臺,不幸陣亡,在整個戰役中,牡丹臺是清軍打得最為頑強的陣地。
周憲章與左寶貴並未謀面,當初他懷揣劉步蟾的推薦信投奔左寶貴,yīn差陽錯,最終也沒能見上一面。但在周憲章的心目中,左寶貴也是他的恩人,更何況,左寶貴為國而死,令人崇敬。
周憲章在平壤找了一位能工巧匠,在牡丹臺下為左寶貴樹起一座漢白玉石碑,碑上銘文撰寫左寶貴的生平和戰死經過,石碑落成後,周憲章率章軍全體軍官在碑前祭奠左寶貴將軍,把劉步蟾的推薦信在碑前焚化,同時焚化的,還有rì軍混成旅團的軍旗,以告慰左寶貴的在天之靈。
安州戰役,原先的戰役目的是奪取安州以拱衛義州,從而為章軍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而戰役結果大大出乎周憲章意料之外,章軍不僅消滅了混成旅團五千多rì軍,竟然收復了朝鮮北部重鎮平壤,與朝鮮南部的rì軍隔著臨津江形成南北對峙,這就是說,章軍居然控制了半個朝鮮!
不過,章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