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上旬,金朝翟將軍率部包圍淮寧府。新任知州趙秉淵一掃昔日的怯戰心理,勇敢地進行抵抗。岳飛派遣李山和史貴的部隊,劉錡派遣韓直的部隊,內外夾攻,打敗金軍。他們結束了岳家軍第四次北伐的最後一戰,然後撤兵。岳家軍作戰仍十分勇猛。小軍官楊興率領幾十人,在淮寧府沿河同數百散騎接戰。楊興左臂中六箭入骨,“猶堅力向前”,從上午苦戰到下午,金軍死傷累累,最後被迫遁走。
岳家軍的班師,使整個戰局發生逆轉。八月,韓世忠因久攻淮陽軍不克,也在宋廷的命令下撤軍了。
宋高宗得到岳飛郾城之戰的捷報,特別是接到他七月十八日反對班師的上奏後,又略為回心轉意。七月二十五日,即岳飛班師後幾天,楊沂中的殿前司軍奉命自“行在”臨安府開赴淮南西路。宋高宗接著又發手詔,改令岳飛“且留京西,伺賊意向,為牽制之勢”。此類手詔當落筆之際,其實已成廢文。八月中旬,楊沂中軍到達宿州,以五千騎兵夜襲臨渙縣(今安徽臨渙)柳子鎮,卻不見金兵蹤影。他得知金方以重兵埋伏于歸路,“遂橫奔而潰”。金軍乘勝佔領宿州,因當地百姓歡迎過宋軍,遂恣意報復,大肆屠戮。
紹興十年的宋金大戰,從順昌之戰開始,至宿州失陷告終。宋高宗和秦檜的戰略指揮,幫助了金軍重佔河南之地,使宋軍屢次大捷的輝煌戰果毀於一旦。
岳飛前往“行在”臨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又不斷接到宋高宗前後自相矛盾的手詔,還有秦檜以三省、樞密院名義遞發的省札。儘管來回更改,最後仍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