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表大人卻給他們以低階的官職,讓他們根本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才能,這本身也是一種昏庸。為君之人最關鍵的不是其自身有什麼才能,而是其用人之道是否高明,是否有為民的心。一旦為君者會用人,會愛民,那就能夠成為明君了。”
“呵呵。看來晟兒對為君之道很有感觸啊。”司馬徽聽了微笑起來,“你說說看眼下有多少算是明君的?”
“明君嘛!我認為天下有三個人。”李晟想了想,板著手指說道。
“哪三個?”司馬徽微笑的看著不說,另一邊的諸葛亮追問道。
“第一個,兗州的曹操。他善於用人,善於把握時機。雖其個性之中有很強的疑心和功利,但他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用人手段及才華,使他卓爾於群雄之上。眼下的北方只怕最終會落入他的手中。”李晟笑著說道:“第二個,則是汝南地劉備。雖然他現在只是託庇於曹操之下的一個客將,但他愛民,素有仁義之名。凡是與他接觸過的人都稱他為一個仁者。他之所以到現在還是顛破流離,沒有一點發起的跡象,那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自己的謀士,那不是一般的謀士,而是像古之姜尚、子房那樣的謀士。一旦他找到了這樣的人才,那麼即使有能力如曹操者也不敢正面對抗其之鋒纓;至於這第三個嘛”李晟說道這裡卻停頓不說了,猛地掉起了諸葛亮和司馬徽的胃口。
“快說,快說。”司馬徽和諸葛亮對此很有興趣,頓時連連追問。
“這第三個人就是我哪。”李晟略略有些靦腆,卻是笑談無忌的說道。
“你”聽李晟說出竟是這麼一個答案,司馬徽和諸葛亮頓時愣住了。他們認識李晟這麼久了,一直都認為李晟是那種多做少話的人。雖然時不時有一些新奇的觀點閃現,但大體上卻是一個務實而不張揚的少年。此刻猛地聽說李晟將自己也算作天下明君之一,不由得心下覺得奇怪:他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啊。怎麼盡說胡話呢?
司馬徽是長者,自然站在那兒沒有動作。而諸葛亮卻是十分奇怪的靠了上來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衡量了一下溫度,又摸了摸李晟的腦袋,看看他究竟有沒有發燒。
“奇怪了,不都是好好的麼?”諸葛亮查不出一個結果,便只好悻悻而退了。只是看向李晟的眼睛充滿了擔憂。他始終認為自己的這位兄長實在亂說呢?雖然李晟以前也有告訴諸葛亮自己想為君的理想,但諸葛亮也只是聽聽算了,他終究認為那個還不是很現實。畢竟白手起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司馬先生,你看呢?”李晟不理會諸葛亮那擔憂的目光,而直接問上從自己剛才話落就一直打量著自己的司馬徽。
“你有成為明君的潛質。因為你對如何成為明君有著深刻的判斷。但你不曾擁有明君的一切,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不曾在你的手中。你的機會未到,你沒有地盤,沒有錢糧,沒有官職,沒有將領,沒有自己的軍隊。眼下的你,若要說君可算是一無所有,只怕除了你的那兩位家將師父,你的幾位玩伴和阿亮之外恐怕沒人會輔佐你吧。”司馬徽直視著李晟的眼睛平靜地說出了李晟眼下的處境:“你沒有一切,所以你不能說想成為君主。即使你真的準備朝這個方向去做,你也必須將自己想法埋藏在心底。嗯,我想你如果想走這一條路的話,那麼還是去出仕劉表比較好些。畢竟他不算是明君,在他的手下你或許能有出頭的機會。”
“我也是這麼想的。”李晟鄭重的點了點頭。他看了看站在一邊的諸葛亮,後者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那似乎在說:“兄長你若是有心的話,我自然會跟隨你的。”
“好了,你們兩個就不要在那邊眉來眼去的了。我常說我的弟子不要去出仕劉表,但如果晟兒你非要走主君的路那絕對是要出仕劉表不可。這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呢。”司馬徽自嘲的笑了笑,隨即問李晟和諸葛亮:“剛剛晟兒說得是他的遙遠的以後,但實現那個是需要好幾年的事情。我在想問問你們這兩個諸葛家的‘棟樑’,對於以後的生活你們可有什麼安排沒有?”
“嗯,有的。”諸葛亮點了點頭,“對於這些事情我和晟哥兒已經商量好了。打算把襄陽這兒的屋子還給劉表大人。”
“哦?那你們準備去哪裡住?”司馬徽關切的問道。
“去隆中,我已經讓甘海大叔去那兒買一棟宅院和四十畝田地。”李晟如此回答:“因為家中的人太多,所以必須有所分配:我打算讓徐師父帶著一批人去投軍,以便為以後打下一定的基礎。至於玫姨他們則用買完宅邸田產剩下的前支援他們在襄陽這兒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