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造的腰品或從其他書中插進去的。這的確是新聞,好像基督教聖經研究中發現(死海書卷》 和《 聖言錄》 一樣。它打破了儒學正統的束縛。特別是漢學研究者使用了“今文”經書,就是後漢時發現的老版本。
重視考證工作刺激了強調道德原則的宋學的復興。在清代漢學家中產生了一種漢、宋時代學術中的折衷主義傾向,使19 世紀中葉以後的學者不僅關心和外國接觸後發生的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關心這個時代命運顯然日趨危殆的問題。
魏源是一個有漢學淵源、面向西方、講求治國之道的卓越學者,所以他的生平是頗令人省悟的。從1813 年到1821 年八年間,他靠政府傣祿在北京學習,後來他透過自己對經典著作的研習,參加了“今文”學派對古代經典的重新解釋。與此同時,他也接受了宋代學者主張的歷史以有高尚道德的領袖的意志為轉移的論旨。1825 年,他開始編纂清代關於治國的主要著作。清朝官吏和他們的幕賓(顧問)們的文章談到了行政管理上各種棘手的何題,特別是財政方面,諸如食鹽稅.或田賦、或運河的糧運系統等問題。在國運顯然衰落時期,道德方面的領導和行政管理同樣重要。魏源在應用這一學說的過程中,參加了運到北京的貢米不再經過運河而繞過山東改用海運的努力。魏氏還協助改良食鹽公賣制度,以使海鹽從長江以北海岸運銷至內地。為了防止走私,降低一r 鹽價。
他鑽研的另一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