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方。”
第五章
沙義拔克還是頭一次充斥這麼多官員侍衛,何況來的還有一位高僧。
掌櫃縮在後院跟夥計小聲用回紇話嘰嘰咕咕,直到被侍衛強行帶出,嚇了一大跳。待走到大堂一看,卻見原先的客人們也都好好坐著,沒有一個人被趕走,他這才放了心。
不過片刻,大堂中央便設了案席,左邊豎起屏風,其後設座,齊齊整整。
即墨無白當先走入,向在場不明所以的看客們拱手見禮:“在下當朝太常少卿即墨無白,因一本澄儼經而與封摩迦大師生出分歧,今日在此,就此經文奧理一辯,還請諸位見證。”
眾人萬分詫異,眼前之人眉峰上揚有神,雙目朗朗如星,唇角微揚自有笑意。素衣廣袖,體態修長,謙和時君子儒雅,正色時英挺威嚴。若非自報家門,誰也不信這就是傳聞中那個心懷鬼胎的太常少卿啊!
當然,這還多虧杜泉顧及少卿大人顏面,來這裡的一路上都在用冰塊給他敷眼,此時雖還有些泛紅,卻已消腫了,勉強算是風采依舊。
即墨無白說完便請封摩迦入座,眾人熱情高漲,議論聲不斷,無人在意代城主師雨已與幾位官員走去屏風後坐下。
也不知是誰傳了風聲出去,外面又不斷有人湧入客棧。掌櫃的這下恢復了勁頭,命夥計添置桌案,招呼客人,忙的不亦樂乎。
漸漸的,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竟將門口都給堵死了。侍衛們全被往裡擠去,只能圍成一個圈。
杜泉燃香奉茶,即墨無白斂衣跪坐,率先開口:“便如之前所言,在下認為澄儼經中所言佛法不受紅塵掛礙真實不虛,大師亦不該涉足紅塵之事。”
封摩迦搖頭,雙手捻動佛珠:“佛法出塵,但普於世人,若為民生故,佛也該入塵。”
即墨無白淡笑:“阿那律、跋提、舍桄多三兄弟一起出家,一起修禪,但彼此無爭,亦與世無爭,因此而被佛陀稱讚一心一德。此後佛陀常以此三人事蹟教導世人,大師為何不聽佛陀教導?”
封摩迦雙目微闔:“阿彌陀佛,舍衛國有老婦掃街,衣著骯髒,受人嫌棄,佛陀卻叫她來聽佛法。有人問佛陀為何要與骯髒之人為伍?佛陀說不與汙垢接觸,如何滌盡汙垢?同樣,貧僧不入紅塵,如何度的紅塵?這又豈是爭於塵世?”
即墨無白又道:“羅閱祗城有人見父子二人田間勞作,忽有毒蛇至,咬死其子,然父親不聞不問,一如常態。此人驚怒,請教佛陀。佛陀答曰: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皆有定理可循,隨緣而來,隨緣而去。墨城之事亦同此理。大師能明佛法苦集滅道之理,竟也與世間俗人般受貪嗔痴三擾,若非如此,又豈會插手墨城之事?”
“佛陀修道,無一不是親身歷練,涉足塵世。天下蒼生平等,佛不管俗事,但佛度眾生”
檀香嫋嫋,四下寂靜,唯餘二人一辯一答。
大概是因為今日二人身份特殊,這些平常聽了不知多少遍的道理竟也叫大家痴痴如醉。內行的不看門道,外行的光湊熱鬧,竟也有滋有味。
半柱香時間很快過去,一人引經據典,一人不動如山。只是漸漸的,大家發現即墨無白言辭不減,封摩迦的話卻是越來越少了。
“有一虔誠信徒遭遇水災,祈求佛祖庇佑。須臾,有人駛舟而來,豈料他竟拒絕對方搭救好意,聲稱佛祖會救他。很快水漲至腰間,信徒心急,又向佛祖祈求。此時又有舟來,但他再次拒絕,又言明會有佛祖救他。最後水漲至胸間,信徒仍是祈求不斷,心中卻開始埋怨佛祖不肯施救。大師對此如何評判?”
封摩迦微微蹙眉,停頓許久才道:“佛說眾生皆是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自助者,天助之。”
即墨無白朗然而笑:“不錯,既然人人皆可自度,何須勞煩大師插手?”
“”
屏風後的夙鳶驚訝地對師雨低語:“想不到少卿大人竟真能將封摩迦大師說的無言以對啊。”
師雨搖頭:“他一開始就設好了局,封摩迦是被他引歪了。”
正當此時,屏風外的即墨無白起身站了起來,身如蘭芝玉樹,聲如玉石相擊:“佛經三藏十二部,瀚如煙海,哪一部都教化世人隨順世緣無掛礙。大師自稱讀經書萬卷,卻仍不識‘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道理,如今字字句句已與澄儼經相悖,難道你要說佛經是錯的不成?”
“這”封摩迦臉色微變,持佛珠的手都不自覺得垂了下來,但很快又道:“澄儼經下部究竟如何,也許並不像即墨施主所想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