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一齊進見。臨走,都把紅包留下,由師爺撿起來之後直接交到巡撫手上,然後趕緊退出。和春待師爺退出後,才笑眯眯地親手把紅包逐個拆開。折紅包的這個喜悅,他不準任何人染指,他要獨亨,和府上下都知道。
但他卻發現了一個空包!也就是說,他收到九個紅包,卻只見到八張銀票!他當時就認準這一定是葉子頌乾的,只有葉子頌才有這麼大的膽子。大廳上還有十幾位候補道等著接見,他卻不急著見,而是把師爺傳進簽押房,然後讓師爺指認,空包是不是葉子頌的。師爺比較了半天,仍然咬不準。和春實在是吃了個啞吧虧。他不是缺這張銀票,他做了好幾年的封疆,還從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事情。這簡直就是硬從他的腰包裡往外拿錢一般。
接見道臺的時候,師爺就多了個心眼,讓道臺們把紅包都寫上名字,並一再申明,沒有名字的紅包中丞大人拒收。
不久,濟南的官場就傳揚開“葉明府為和中丞送空紅包”這樣的話。甚至有人向葉子頌明講,“知縣大人是太過分了,像和中丞這樣的人豈能看重你送的那一千兩銀子?沒有錢,向中丞大人明說不就結了!何必出此下策呢?”公開為部院叫屈。
大年過後,各州縣都要回任,回任前,照例都來向部院大人請安,辭行。
臨要告辭的時候,葉子頌卻忽然向和春一抱拳道:“中丞大人,下官一進濟南,便聽百姓傳言,說下官年前為大人遞年份子遞的是個空包,不知可是真的?”
“什麼!”和春一愣,反問,“誰說的?——沒有的事!”
葉子頌這才道:“下官也想過,中丞大人是明白人,不要說沒有這樣的事,就算有,又豈能張揚?——傳到朝廷那裡,一但追究下來,大人又如何應答?”
和春當時就對按察使道:“煩老兄查一查,這種沒根由的話是哪個講的?查出來,一定重重辦他!——這不是汙賤本部院的清名嗎?”
按察使急忙表示:“葉明府但請回任,司裡一定還明府一個公道。”
葉子頌口裡一邊說著“謝二位大人。如無吩咐,下官即刻就回任上了”,一邊退出。
和春道:“葉明府,本部院就不送你了。——希望你好好辦事,不要亂聽人嚼舌頭。”
這兩件事在濟南最盛傳,說的有鼻子有眼兒,李保很容易便打聽到了。
劉橫聽到的卻是另外兩件事。
一件事是今年和春放轎到東平視察災情,葉子頌連陪著中丞大人喝了三頓紅薯湯,把和中丞喝得壞了七八天的肚子;另一件是和春的一個遠房親戚瞞著和春,從奉天府跑到東平縣欲行敲詐勒索之事,被葉子頌杖了八十大棒,又著人押解進濟南巡撫衙門讓和中丞辨認,給和春出了個大丑,被山東百姓傳為笑談。
李保、劉橫退出後,曾國藩一個人在臥房裡想了許多。
應該怎樣做巡撫,曾國藩的心目中也沒有尺度,但他認為和春這樣做巡撫是肯定不行的。他把李保與劉橫講述的幾件事情都記錄到本子上。
他把洪財的行賄及放賑混亂和葉子頌的廉明連同李延申的情況,寫成一份密摺:因洪財是大案,曾國藩建議押赴進京來個三法司會審,擴大一下影響。葉子頌面對災荒敢於承擔責任,變通救民,雖與大清律不太相符,但呈報在前,論罪當首推布政使(也就是藩臺),次及巡撫,葉子頌當獎。提議升授葉子頌為山東賑災道。汶上現署任李延申為道光七年進士,功名較早,但因做事負責,一直不被地方官相容,現已窮困潦倒,建議放該員汶上縣知縣,以示朝廷體恤文員之意。
摺子的最後又寫道:“臣查巡撫和春最善治軍,做地方巡撫實屬小用。當此匪亂之秋,似此能員該授兵權陣前對仗為上。”至於授提督還是總兵,曾國藩就不敢往下寫了。相信皇上閱了摺子以後,對曾國藩的一番良苦用心是該知道的。
他寫完正折,意猶未盡,又提筆寫了個夾單:臣查東平縣為山東大縣,歷由從六品官員任知縣,李延申為正四品道員銜,按職銜當授知府。結尾先署上文慶的名字,再寫自己的名字。聯名啟奏,分量重些。
早飯前,他即將摺子和夾單拜發。
這一天的早飯他吃得格外香甜。
聖旨終於到達了。
旨曰:照查賑大臣文慶與曾國藩所請,葉子頌暫緩行刑。
文慶長出一口氣道:“滌生,這葉子頌還真讓你給保下來了!——這‘暫緩’二字分明就是赦字牌。——可是,雖然請到了赦字牌,這以後該怎麼著呢?總不能就這麼幹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