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睡就睡到了快中午。
何田再睜開眼睛,天光已經大亮,隔著壓花紙牆,光線倒不刺眼,一時分辨不出是天還陰著,還是其實她醒得並不太遲。
她揉揉眼睛,翻個身,易弦推開紙門進來了。
兩人半躺著說了會兒閒話,才開始這天的工作。
吃完早餐,易弦趕著大米,把小米地給好好犁一犁,那些還留在地裡的小米葉稈都是上好的飼料,抖掉泥土,紮成一捆一捆掛在架子上曬乾,幹了之後就能收緊乾草窩棚中。
地犁完了,再撒上秋肥,重新翻一遍,覆蓋一層土壤。
冬天的雪會給土地蓋上厚厚的棉被,來年開春,土地就又肥沃又溼潤。
菜園裡的土豆、蘿蔔、紅薯、紫薯也可以全刨出來了。胡蘿蔔倒是可以再等等,第一次霜凍之後再挖出來。
土豆按大小分揀好,選出最優秀的妥善儲存在地窖裡,準備作為明年的塊莖。不完整的,挖出時被鏟子割傷的,通通扔進一個大藤筐裡,抬到山澗中,讓水流沖洗。
紅薯和紫薯也一樣處理。
吃過午飯後,太陽出來了,金光照在樹林中,許多葉片在不知什麼時候已悄然變成了青黃色,金黃色,橘紅色,棕紅色。
何田和易弦把洗淨的土豆紅薯提出來,放在給幫工們開飯的棚子下,兩人對坐在桌前,何田給土豆們削皮,易弦把土豆切成塊。
切好的土豆倒進大攪碎機裡,給大米一根小胡蘿蔔,讓它拉著橫杆不停打轉,往攪碎機里加上水,攪碎的土豆就滲出白漿,流進接在機器下面的木桶裡。
含有豐富澱粉的白漿靜置過濾之後,就能進一步製作各種土豆粉條粉絲了。
紅薯如法炮製。
紫薯是今年收穫的新品種,甜味並不會比何田一直種的紅心紅薯甜,只是顏色特別。
因為種的不多,何田沒捨得用來做澱粉。
他們在室外的大灶升起火,壓粉條機架在鍋上,鍋裡煮著沸水,一團團雪白的澱粉團挨個擠壓成粉絲,紛紛落入鍋中,稍微一煮,撈起來,掛在架子上放在太陽地晾乾。
這場秋雨過後,啾啾唧唧的蟲子漸漸銷聲匿跡,林子裡似乎一下安靜了很多。
今年的秋收,多了一樣要收穫的食物——蓮子。
何田和易弦划著船,到下游的支流河道和池塘採集蓮蓬。
夏季時碧綠的荷葉也像林中其他葉子一樣,黃多綠少,彷彿林子中的秋意渲染到了河道中。
不過,蓮蓬還是亭亭玉立,如同一支支青碧色的簪子,倒插於水中。
何田今年夏天才嚐到新鮮的蓮子。怪不得易弦一直唸叨蓮子羹呢,蓮子的味道原來是這麼清甜的。
鮮蓮子如玉珠一樣可愛,中間有一道碧綠的蓮子心,把它□□,曬乾之後也可以當茶,不過,味道很苦。
曬乾的蓮子能存放很久,泡發之後和紅棗一起煮了,粉粉糯糯,何田覺得這口感倒和煮熟的栗子有點像。
蓮子小火煮爛後,可以像豆沙那樣炮製成蓮蓉,用來當甜點的餡料。
第一鍋蓮蓉一做好,易弦就迫不及待地要一展身手了。
他要做一道自己從前很喜歡的點心給何田顯擺顯擺。
為了取得最佳效果,他還專門讓何田榨了些甜菜根的汁,當做天然的食品染色劑。
他做了油皮和水油皮,油皮用豬油和麵粉揉好,水油皮除了豬油還加了水,不過,易弦一滴水沒用,全用甜菜汁揉麵,甜菜根的汁是深紫紅色,揉和麵團後顏色稍微淺了點,像是玫瑰花的顏色。
幾番揉捏,再耐心靜置鬆弛之後,分成若干個小份,擀成薄皮,油皮和水油皮相間,一層一層摞起來,放上四層,揉成圓球,這個圓球的顏色就更淺了一點,不過,和荷花的粉紅色還差得很遠。
在小圓球正中捏出個坑,放進去蓮蓉,當然也少不了一小粒鹹蛋黃。
最後,在小圓球上用刀子劃上三道,圓球表皮就被劃成六等份。
包好餡兒的小圓球再次鬆弛之後,易弦升起油鍋,在油六七成熱時,把小圓球挨個放進去。
何田看到這兒,十分捧場地“哇”了一聲,只見油鍋裡的小圓球一個接一個沿著刀痕綻開,變成了六個瓣的小荷花,彷彿夏日清晨泛舟河上,在第一縷陽光投在水面時,一眾荷花競相開放的情景。
炸到“花瓣”層層綻開,易弦用笊籬把一朵朵小荷花撈出來,放在盤中瀝乾油。
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