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的抗過敏藥。第二組在一名經驗豐富的神經療法醫生的指導下施行旨在祛除過敏主要症狀的自我催眠,與此同時還在繼續服用一般的抗過敏藥,只不過劑量要小一些。第一年的結果非常明顯,第二組患者在花開季節症狀就不那麼顯著,不再是經常流鼻涕。到第二年,第一組的人也接受了催眠,到“過敏季節”末他們也承認症狀有所緩解。
科學家認為,這些人的症狀有所緩解是因為在催眠作用下人體血液迴圈有所改善,解決或部分解決了呼吸系統愛出現的問題。
不過,雖說接受試驗的人都異口同聲說類似方法對治療過敏症有效,但仍缺乏事實依據,這只是他們的自我感覺,而不是醫學上的鑑定。而且在做催眠的同時,仍得服用小劑量的抗過敏藥物。就連參加此項試驗的一些科研人員也承認,他們只是提出了一種哪怕能對治療花粉過敏有部分幫助的方法,並不認為自己發現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
新研究為催眠效應尋找科學依據
科學家在經歷一系列探索性實驗後,開始將研究轉向理性。催眠與大腦反應是否有關係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科學家們有一次做試驗的時候,要人們伸出雙手託磚,時間越長越好。人們在一般狀態下只能託5分鐘,可處在催眠狀態下連女性也能託半小時。體層X照片表明,如果說在正常情況下大腦的兩個半球在同時工作,那在恍惚狀態下只有負責情感和藝術創造力的右半球在活躍,它像是“壓抑”了負責邏輯和智力的左半球的任何企圖,讓人就知道傻乎乎地託著。
而另一個新研究證明,催眠透過改變大腦特殊區域的活效能夠有效地避免認知衝突的發生。
研究者用一個經典方法讓受試者說出書寫字跡的墨水顏色。面對用藍墨水書寫的“綠”字,受試者在回答“藍色”時往往會猶豫和犯錯。如果相同的受試者在經過催眠後再看這個字時,就會把這個字視為一個沒有意義的符號。
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認知神經學家瑞茲和同事將目光匯聚在這一結果背後的大腦活動上。研究人員在最初的行為研究中發現,面對字義與顏色的衝突,那些接受了高度催眠的受試者比暗示影響較淺的受試者判斷得更為準確。
相關的大腦成像也顯示,受到影響的大腦區域包括負責早期視覺處理的區域和前扣帶腦皮質———這一區域已知與人的注意力、情感控制和自我調節有關。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路版上報告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瑞茲表示,“這一解釋令人感到驚訝的地方在於閱讀被認為是一種無意識的過程”。然而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暗示透過改變大腦的活性從而顛覆了這一過程,他認為,這意味著催眠可以用來啟用和關閉特定的大腦區域。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麥克里昂德表示,“很多人都認為催眠暗示是值得懷疑的”,但是“與催眠在認知世界的地位相比,這項研究賦予了催眠更多的現實意義”。
作品相關 “長生不老”研究取得進展
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成為多少人的夢想。如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家們對這個橫亙於人類社會文明史的千古夢想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尋找生命時鐘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但始終沒有結果,但由此卻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存在於染色體頂端的物質。端粒本身沒有任何密碼功能,它就像一頂高帽子置於染色體頭上。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候細胞也就到了普遍認為的分裂100次的極限並開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學家們視為“生命時鐘”。
科學家由此又開始研究精子和癌細胞內的染色體端粒是如何長時間不被縮短的原因。1984年,分子生物學家在對單細胞生物進行研究後,發現了一種能維持端粒長度的端粒酶,並揭示了它在人體內的奇特作用:除了人類生殖細胞和部分體細胞外,端粒酶幾乎對其他所有細胞不起作用,但它卻能維持癌細胞端粒的長度,使其無限制擴增。端粒酶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國,正在傾注全力尋找能調控端粒酶產生的基因物質,以便生產出延緩衰老、抑制癌細胞增殖的藥物。
其他與壽命有關的基因也在被不斷地發現,它們的工作原理與端粒相似。科學家們不但希望能找到人體內所有的生命時鐘,更希望能找到撥慢時鐘的方法,使人類“長生不老”的夢想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