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 (第3/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左衝右突,削瓜刈稻一般,敵軍遮攔不住,大潰而逃,眾將麾軍追擊,斬殺無算。
甘霖十五年夏五月。
毛夕裡(或稱‘摩蘇爾’,曾是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舊址,之前是薩非伊朗的邊疆行省首府)。
兵馬雲集,營帳連綿數十里,平虜軍的兵馬已經是第三次在此會師集結,諸將帥奉命建立‘北大營’,由老帥郭若弼在此坐鎮,節制諸軍,提調指揮;而雷瑾則在‘哈馬丹’建立行轅,親率護衛親軍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六大黑旗軍團,大軍兵鋒直指‘報達’,畢竟此番敵我相爭的形勢,庶幾近於滅國定鼎大戰,為百年以後的朝局形勢著想,雷瑾他也是必須要‘御駕親征’一回,坐鎮敵前,總攬大局的,光是在河中府遙領軍事卻是不成了——平虜公的聲威,是憑藉以往屢戰屢勝的鐵血征戰而來,他在世時威加宇內、名懾四方都不在話下,他有著足夠的威望鎮懾軍中的驕兵悍將,其實也勿需再上戰陣博取個人威名了。但此番雷瑾若是不親臨戰陣,底下的軍官且不論,只這主持戰事的幾位方面大帥,在將來一戰功成,雖然不至於說,就此功高蓋主了,但其個人威望必然攀升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雖說郭若弼、狄黑這般聲望素著的軍中元戎宿將,年齡已經老大,若不出意外的話,必然是在雷瑾之前撒手歸西的,但這些元戎宿將的子孫後人、親朋鄉黨、舊部僚屬卻也必然慢慢糾合成一個盤根錯節的強大武勳勢力,這是免不了的。雷瑾在位時自然無事,但是某一武勳家族勢力的祖上威望太重,將來後世卻是對最高統治權力的潛在威脅,等到百十年後,經過幾代人的更替,尾大不掉、投鼠忌器之憂便是難以避免,諸如‘玄武門之變’的故事,‘杯酒釋兵權’的典故,‘火燒功臣樓’的傳說,其中深意不外如是,不說也罷了。雷瑾想著,還不如趁著現在,不憚戰陣勞苦,以‘親征’的方式來抑制、分薄諸方面大帥的戰功勳賞,免得後世子孫治理天下時感覺太過棘手。況且如此行事最為隱秘又不需大動干戈,還不傷彼此臉面,這是一方面。另外,這也未嘗不是雷瑾對麾下元勳重臣的一種看顧愛護,這是其二。
近年已經很少直接參戰的近衛騎兵火鳳軍團,這次沒有跟隨在雷瑾身邊,而是奉命調來‘北大營’,在‘毛夕裡’這裡承當了類似於‘軍憲令署’隸下緹騎部隊的職司,擁有督察整飭平虜軍諸部隊軍法軍紀的權力。當然,火鳳軍團直接向平虜公負責,並不納入‘軍憲令署’的編管之列。
按照軍府的部署,‘北大營’將別遣偏師,從‘毛夕裡’出發,攻佔‘辛賈爾’。如不出意外,進攻辛賈爾之役將由‘遊騎兵狂風軍團’與另外兩個甲編扈從軍團共同發起和完成,並部署三個甲編扈從軍團為後備支援,必要時也可以作為構築野戰營壘的前期勞力。北大營這邊再預備下五個乙編扈從軍團作為輜重輸運以及打掃戰場之用,隨時調往‘辛賈爾’方向。
而近衛騎兵獨立軍團(指揮使溫度)、近衛騎兵飛熊軍團(指揮使公孫一宏)、近衛騎兵遊弈軍團(指揮使司馬宜)則先期南下,向‘報達’進軍,為大軍本隊之先鋒。
先鋒官們確信,先逐步掃蕩沿途敵軍,然後圍攻‘報達’的計劃雖好,但是太過中規中矩,不如單刀直入,鑿穿外圍,對‘報達’直接發起試探進攻,看看結果如何。
三萬騎兵深入,無論如何不可能隱藏行蹤,想要達成奔襲的突然性和隱秘性,最多隻能派出一個‘部’的兵馬為前驅,而發起試探進攻,還要一氣鑿穿敵軍外圍防禦部署,直抵報達城下,甚至直接攻入城內,對於先鋒前驅來說,此項奔襲近似於魯莽,兵員居於劣勢的情形下作戰,前景極其兇險。
甘霖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報達’以北七百里,‘毛夕裡’南十五里的近衛騎兵獨立軍團營壘。
騎兵三部的年輕都統官雷何珩被召到營帳。指揮使,溫度‘一等男’爵,一邊看地圖,一邊告訴雷何珩有一個任務給他。
“明天”,溫度說,“我命令你部一早開拔,務必在五月二十七日之前直抵‘報達’城下。”
雷何珩有點不知所措。他在剛剛過去的幾天裡一直騎在馬背上,率領他的部下從庫爾德山區戰鬥中斬首五十,一支流矢差點在他的身上穿一個洞,這會才剛剛抵達營壘休整不到一天。
“將軍,你是在開玩笑嗎?”雷何珩問道。
“不”,溫度說道,他的資歷,他的威望,都足以使他不用太過在乎雷何珩的公府假子身分,“我們要你這麼幹”
雷何珩有點懵,迄今為止,他還從沒有幹過這麼瘋狂的事情,不管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