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倒是與去歲無異。
尼金閣,耶穌會的成員,實事上所有的神父都是耶穌會的成員。《精神鍛鍊》(又譯《神操》)是耶穌會的行為準則。耶穌會也是羅馬教廷反宗教改革的別動隊,既從事宗教活動,也進行政治鬥爭,會士可以不穿僧衣,不過隱修生活,滲入社會各階層,參與各種活動:開辦學校、醫院、投資工商業,參加殖民探險,進行科學研究,出入宮廷,擔任懺悔師,不擇手段反宗教改革(其口號為“目的證明手段之正確”)。積極推進海外傳教,最早的有方濟各?沙勿略,來華傳教士有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
耶穌會信仰世界的爭奪和經濟利益的爭奪,是耶穌會佈教活動始終追逐的目標。為此,佈教與貿易互為表裡,貿易支援佈教,佈教掩護貿易。耶穌會與諸多的國家有著相當大的聯絡。而在中國、日本這兩處地方,也可以算是大明澳門(生絲)與日本長崎(白銀)海上貿易的中介者及組織。
尼金閣對於大明之行,是相當有信心的。先將利瑪竇於撰寫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翻譯,於1615年9 —10月首先在德國的奧格斯堡出版,金尼閣在封面上關於此書的介紹是恰如其分的:“書中初次精確地忠實地描述了中國的朝廷、風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務問題。”可以他對大明的瞭解程度。這也讓他享有了“第一個把中國人是誰以及他們怎樣生活揭示給歐洲的歷史學家”的美譽。
他曾在歐洲立下宏願:“如果上帝保佑在那麼多的流離滇沛後,我還能被允許返回我原來的崗位,並且如果假我以若干年的光陰,那麼我將寫一部有關中國人的風俗習慣的記述,以及一部中國編年史概要,它將從四千年前談起,按時代順序毫不間斷地寫下來。它也將包括一部拉丁文的中國倫理典範”。
他也回到了中國,開始了他的的中學西漸。但這一切一切的犧牲與付出。卻被大明皇帝一份莫名其妙的聖旨——禁止天主教在大明傳教,一下全部粉碎的乾乾淨淨。
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同樣也是前來中國的所有傳教士無法認同的,他們在中國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為中國帶去了這麼多的知識、醫術、數學、天文、物理、技術等等等等。難道這就是大明的回報嗎?
天主教在大明的傳播並不一帆風順的。其中的艱難曲折。金尼閣當然再清楚不過了。
唐朝,基督教的異端支流聶斯脫利派被稱為大秦景教流入中國,但當時雖政府允許傳教。也只是把它當作與其他少數民族和西域國家流傳的信仰和文化一樣的宗教流派而已,沒有認真考慮過它的中國漢化問題。當時的很多天主教思想是很隱晦地附和於道教和佛教中,由於翻譯的問題,很多名詞也都是借用現成的佛教和道教詞語,這也是限制了大秦景教在中國流傳的原因。(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因此安史之亂後很快基督教就在中國消失。
但景教在蒙古族古老部族克烈部、汪古部、乃蠻部已經擁有較多信徒。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景教遂在整個蒙古流傳開來,一時間十字寺林立,僧眾成群,特別是汪古部,形成了好幾個基督教世家。後來,隨著蒙古人取得中原政權,景教再次進入我國內地。在中原地區,景教的勢力不斷擴充套件,傳教機構遍及南北,形成了四大主教區。
蒙古軍隊西征,引起羅馬教庭的恐慌,為了抵禦蒙古的入侵,從教皇英諾森四世開始,便向蒙古派出了以方濟各會修士為主的特使前往東方。後來方濟各會修士盧布魯克來到上都,受到元憲宗蒙哥的接見,並奉命為皇家祈天祝奉,但他要留在中國傳教的請求遭到拒絕。
1294年傳教士約翰?孟特戈維諾達到大都(今天的北京),正式開始了羅馬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同年,他說服了原本信奉景教的汪古部唐王闊裡吉思改信天主教,政府對他的傳教活動也表示承認。此後,孟特戈維諾在大都建立了3座教堂,併成功地為6000人施洗。1307年,他被教皇克萊蒙五世任命為天主教汗八里總主教區大主教,統理遠東教務,直到1308年去世。在元朝政府的支援下,天主教的傳教活動擴充套件到杭州、泉州等地,並在當地建立了教堂和修道院。
而在大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最終推倒了暴元,隨著元朝統治在中原的衰落,基督教也退出了歷史舞臺。1362年漢軍攻入泉州,最後一任天主教主教、佛羅倫薩人詹姆斯被殺,1369年元順帝北遁出逃漠北,基督教徒被逐出大都,基督教遂一度在中原銷聲匿跡。
朱元璋藉助的本身就是明教,而明教又稱為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