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第三十四號劃出一畝三分八,空心的鐵釺子打上了眼子,灌上白石灰,這塊地今後就是她家的了。
第三十四號的位置挺好的。鍾老大家抓的三十九號,地裡有好幾個墳子,雖然說會折算一分地的面積,可幾個墳子在地當央,不好耕不好種的,鍾老大家的臉色就有些難看。
接著分小北溝那塊地,那一塊差距就大了。臨到馮玉姜抓鬮時,她一伸手,抓了個二號。
二號可不好啊,小北溝那塊地,靠頭邊的地塊淨是茅草荒,挖都挖不淨,莊家還沒有茅草長得歡,生產隊這幾年在那地方種的莊稼,能收回來成本就不錯了。馮玉姜抓了二號,一號讓村頭老韓家抓去了,老韓家女人當場就掉了眼淚。
“這塊地怎麼種?到時候連公糧都交不上。”
老韓家的哭著去找生產隊長,生產隊長沒好氣地呵斥她:“頭邊的地是按一畝二抵一畝分給你的,你家該分一畝半,實際上都有一畝八了,還不知足!”
馮玉姜盯著那塊地,沒吭聲。一號二號都是地邊子,緊挨著四五步寬的土路。——她要是沒記錯,用不了多久,這土路就會修成柏油大公路,老韓家跟她家攤到的地塊,肯定會被公路佔用,不光補錢,還會補上同樣面積的地。村裡留著機動調補的地,可都是黑土,比這存不住水的砂礓土好太多了。
鍾傳軍擠過來,跟馮玉姜說:“嬸子,這塊地抓得倒黴,你趕緊回去找找四叔,叫他找生產隊長講講理,興許能給你調換。”
“不用,我自己抓著了,不怨旁人。”馮玉姜對鍾傳軍笑笑。
抓鬮分地分了一整個上午,馮玉姜家六口人,統共分了四畝半春茬地。春茬基本都是種花生的,馮玉姜心裡打算種兩畝春棒子。
棒子比花生省事,花生地容易長草,那時候也不會用除草劑什麼的,整天要人工下地裡去薅草。馮玉姜琢磨自家沒這個功夫。棒子只要長起來,有些子雜草也不礙事。收棒子比收花生也省事多了。
地裡種什麼不是那麼隨便的,馮玉姜去找生產隊長,隊長瞟了她鼓起的肚子兩眼,說:
“隨便你自己吧,你家沒參加互助組,隊裡到時候也派不出人手幫你,你自己看著辦。”
莊戶人把麥收季節叫做“麥口”,那絕對是一個難捱的關口啊,莊稼漢過麥口,不瘦幾斤肉,肯定是過不了的。
麥口都是天氣乍熱的時候,上頭毒太陽烤著,底下麥芒麥糠的刺撓著,一天總得淌幾斤汗水。馮玉姜大著肚子出了兩天工,氣都喘不上來了。
馮玉姜把鐮刀一拎,隨它去,不幹了,她這兩條命要緊。
那時候大著肚子割麥的女人不缺,馮玉姜懷前邊四個孩子也照樣幹過,可這次懷胎,她總覺得特別累,腰也酸,腿也老抽筋。
她沒去理會旁人瞟來的眼神,扶著肚子,慢騰騰往家走。走到半路,迎面碰上了山子跟二丫。
山子看到她,緊兩步跑過來,先遞給他一個水壺。馮玉姜喝了半壺水,順了幾口氣,才問道:“你兩個怎麼來了?”
山子說:“學校放麥假了。媽,你回去歇歇,我跟二丫去隊裡割麥。”
馮玉姜說:“你們去,才算半個工分,整天在學屋裡蹲著,沒見過太陽,吃不了這個苦!”
二丫咧著嘴笑,一邊推她往回村的方向走,一邊說:
“媽,你就讓我去幹兩天,說不定我幹得累急了,回到學校才更知道下功夫學習呢!”
馮玉姜想想,也是,旁人家這麼大的孩子,要是不上學,早當大人使喚了,上學的也都回來幫工,她馮玉姜家的孩子,慣不起。
☆、第21章 調冷盤
山子和二丫跟著生產隊割了一季的麥。農村的孩子早當家,雖然沒做慣農活,但兩個孩子都是任乾的,山子還好,二丫頭一天下來手上就磨出了兩個泡,晚上回到家泡已經磨破了,兩隻手滿是黑灰,臉也髒兮兮的,手脖子上被麥芒拉出一道道紅印子。
收割期的麥子,會有“麥疸”,就是麥穗麥稈上會沾著一些黑灰色的髒東西,碰上今年麥收前下過雨,麥疸就尤其多。這東西跟普通的灰塵還不一樣,滑,刺撓人,弄在身上特別難受。
二丫那兩隻手上糊滿了麥疸,水泡破的地方也是,看得馮玉姜一陣心疼。她打了盆溫水,先讓兩個孩子把手洗了,喝點水,才讓二丫先去沖澡。帶著這一身髒,不先沖洗一下,飯你都沒法吃下去。
“明天你兩個別去了,媽歇了一下晚,歇過來了,明天我去。”吃飯的時候,馮玉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