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3/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利源縣縣丞的日子,季宣和同邵雲辰一起到潘家為他們夫妻踐行。
利源縣離康平縣不遠,坐馬車一天時間就能打個來回,騎馬就更快了。潘宏力想要回家方便得很,趁著休沐走一趟都使得。
在老太太和田氏不捨之中,潘宏力攜著張氏登上馬車,只留給人們一地塵煙。
望著遠去的潘宏力一行人,季宣和心生感慨,這就奔赴各自前程了。
季宣和看著手中的任職文書,神色晦暗不明。
邵雲辰看情況不大對,想是事有變故,拿過文書一看,也是神情凝重,他有些不解:“宣和,有老太爺和二舅他們幫忙打點,無論如何也不該是這裡啊。我們並不是出身寒門,也沒有得罪什麼人,不說江南富庶之地,怎麼也不該是靠近邊陲之地。”
“應該是有人插手了,不知道有何目的。別的倒也罷了,只是那裡氣候惡劣,先生年紀大了,不知道他能不能適應,我在想,是不是讓先生留在此處?”季宣和將他認識或曾有一面之緣以及生意上可能得罪之人都想了個遍,想來想去,腦海中跳出的只有那個兩次巧遇、還不知其姓名的老伯。
可是沒有道理啊,要說使絆子什麼的,那應該早就動手了,再說他們可是幫了老伯兩次忙,且都是萍水相逢,沒有結仇的可能。
也許其中還有什麼他不知道的,怎麼想也不像是要害人的樣子,畢竟若真有這個能力,那應該早就動手了,而不用等到這個時候。而且只不過是將任職地點變換了一下,對季宣和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損害。
想不通就不想了,為此憂慮不過是給自己平添煩惱。
“先生,具體情況我不清楚,那裡水源不充足估計是事實,且風塵大,楊家埠生活悠閒,您老也待習慣了,還有不少老伯做伴,要不您留在這裡?”季宣和斟酌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打算。
“你把為師當成什麼?去那種荒涼之地,不是更需要有人出謀劃策?”甄老夫子已近花甲之年,還能有多少年能活?不跟著陪伴自己近十年的兩個弟子走,他一個人留下有什麼意思。再說,那裡不就是氣候惡劣一點,又不是不毛之地,其他人過得,他如何不行?他可是過去當老爺的,哪裡就辛苦了?
說實話,季宣和也有些捨不得甄老夫子,他雖然常常讓甄老夫子氣得牙癢癢,可近十年相處的感情不是說能放下就能放下的。邵雲辰更甚,季家長輩都離得遠,甄老夫子就扮演了這麼一個角色,他感情細膩,這份祖孫情很難割捨。
朝廷還算仁厚,給了季宣和三個月時間赴任。那邊距離康平縣直線距離都有一千多公里,光花在路上的時間少說都要近兩個月,他們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
季宣和的任命文書是直達他手中,老太爺和文卓成都不知道,季宣和便託人給兩人捎了信。事已成定局,無可更改,無論是季老太爺還是文卓成都沒轍,只能各自派人給季宣和捎帶了財物。
潘家老家在陝西,離季宣和赴任的地方倒是不太遠,老太太聽了不由有些哽咽。
老太太當初決定回老家,那是因為他們在雲州府很難立足,不然她是萬萬不會回老家的。那邊的生活哪能和雲州府比,老家那邊都如此了,季宣和要去的地方還要更偏遠一些,老太太想叫外孫留下,又開不了口。換成老太太自己,夫妻相處十來年,哪能為這點小事就自個留下在家清閒享福?
老太太收拾好形容,將她老家的生活狀況跟外孫絮絮叨叨講了個遍,才放季宣和夫夫離去。
季宣和並無太大野心,不然他有著寫手系統,也不至於在末世只組了個十人狩獵小隊。來到錦朝後,要不是甄老夫子和邵雲辰都隱隱透露出這個意思,加之無權無勢在古代確實寸步難行,他才想著考個舉人謀個一官半職。誰成想,一切都盤算好了,最終結果卻出了岔子。
無論出手的人有沒有惡意,這隨手改變他人既定之路,可不就藉助了權勢之利?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既然不讓他安生過日子,那他就接下了。季宣和倒是要睜眼看看,末世他都過來了,還有誰能擺佈他的人生?
季宣和就職地甘肅西林縣,位於甘肅西北,靠近邊陲,甘肅省內唯一的大河黃河不途徑此縣,由此可以想象其缺水的程度。
這些對季家本身沒什麼影響,季宣和手上有銀子,到了哪裡生活都不會差到哪裡去。能影響到的只是季宣和的政績。光這一條就足夠了,政績不佳,季宣和連任的機率相當大,殊不知歷史上有多少人就是在知縣這一職位上致仕?沒準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