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3/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季府產業一比,很是微不足道,他想不明白,季大夫人這麼做是何苦呢?
如今錦朝還是錦朝,內裡卻全然不同了。季宣和屬於錦安郡,雲州府城季府則屬於錦文郡,季宣和以後都不用受制於季府,連表面相安無事都不用勉強自己去維持。
一個官員無任何不良嗜好,這對上位者來說,可能是一種威脅,孝道上有所缺漏,又不至於完全不顧人倫,有時候也能減少掌權者的猜忌。
季宣和為此不由哭笑不得,這算不算是別樣的因禍得福?相信願意這樣的官員並不多,季宣和同季府除季老太爺之外,本就無甚感情,這些事情早在末世時,他就已經看開,對於連熟人都不是的父母,他就更不在乎了。
季老太爺年紀和甄老夫子差不多大,六年未曾有過聯絡,也不知道他還在不在。還有潘老太太也是,年紀同他們相仿,身體較甄老夫子更是弱上不少,季宣和倒真有些擔心。所以在邵雲辰提出要派人去看看潘家時,季宣和欣然同意。
四川行省比後世中的四川版圖要大上許多,季宣和所在的應州府城位於四川的西南部,距離京城路途遙遠。如今又是戰亂剛定,路上碰到匪徒的可能性比和平時期要大許多,人手安排成了重中之重。
戰事剛平,和季府一樣要去其他郡探親訪友的人不少,有能力的都開始行動。各郡剛放開封鎖,能弄到通關路引的人還不多,季宣和作為應州府知府,這點能力還是有的。邱伯也是快知天命之年,不再適合長途跋涉,季宣和便派了邱成帶隊。這麼多年下來,邱成早就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這次事情也正好讓他歷練一下。
由於戰火的影響,各郡通商早就停止,眼下,商戶們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各顯身手,想盡快打通關節分頭一杯羹。
季宣和作為應州府知府,手上就有幾個名額,溫同知等官員也是如此,只是季宣和擁有的名額最多而已。
☆、79|3。22
當官的好處從這方面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拼了老命都想脫離下層階級,直往官宦士紳靠攏。
季宣和沒有另外建府,府衙後院就那麼大,人來人往,只要住在府衙的官員,很快就能知道,除非避人耳目,從後門進。季宣和又沒做不可告人之事,對於這點並不怎麼上心。通常都是利弊同行,我在你面前無*可言,你在我眼中同樣是如此。
季宣和回應州府城還沒安生兩天,就陸續有商戶上門拜訪。他們來之前早就打聽好了季宣和的喜好,知道太過貴重的禮他不收,便千方百計尋些在合理範圍內,又能被看上的物品。為了送上這份禮,商戶也是頗費了番心血。
所以說嗎,送禮也是門學問,送禮不成反結仇那就太冤枉了。商人大都性子圓滑,這種和官員打交道的能力,他們早就鍛煉出來了。
季宣和不是那種完全兩袖清風的清官,只要禮物不超過一個度,又在他能力範圍內,行事也能讓他看得慣的,那好說,禮收了,事就給你辦的妥妥當當。
對於商戶來說,這樣的官員是最好伺候也是最不好伺候的。季宣和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行為處事礙了他的眼,那抱歉,你去求其他官員,他這邊是走不通的。同樣的,人品還算過得去,季宣和並不會計較禮物好壞合心與否,該辦的事他一樣不落,都給你辦成了。
之前戰火不停,需要求季宣和辦事的時候並不多。這回可好,商路一通,商戶們就坐不住了。路引有限,應州府就那麼些名額,不趁早敲定,等路引派完,他們就只能等以後了,那樣於他們而言,利益損失可就大了。
季宣和在應州府有幾年了,那些求不動他的商戶,早就轉投他人,如今還能上門的都是季宣和還算看得慣的人。商戶人數顯然要多過路引名額,這可把他們急壞了。這不,自認為休息了幾日,季宣和也差不多休息夠了,商戶們迫不及待就開始登門拜訪。他們還想著要雙管齊下,季宣和這邊走不通,沒準邵雲辰那就走通了,可別小看枕邊風的威力。
“呦,這不是王老太爺嗎,這是什麼風把您給吹出來了?您老怎麼不在家享清福,這我可得和大侄子好好說道說道。”姚老爺年紀比王老太爺小上一輪,卻仗著是同輩,沒少在王老太爺的兒子們面前擺譜,更是時常在王老太爺面前用言語擠兌。
王老太爺早就習慣了姚老爺和他的不對付,沒好氣地說道:“成了,你那心思該收就收。人都站在這裡了,你以為我就不曉得你腹中的盤算?”
王家和姚家不但無恩怨,甚至還有些親戚關係。王老太爺和姚老爺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