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2/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方式對待,不過於親近,也不過於疏遠。反正兩地離的不近,送禮之類都是邱伯負責,地方官員可不得無故離開任職之地,沒有直接的交際往來,這樣處理足夠了。
季宣和這樣做,利弊參半,政敵少,同樣同一陣營的也少。遇事其他官員無故不會落井下石,卻也不會為他開脫。野心大,一門心思往上爬的官員不會採取這樣的做法。
季宣和卻不在乎,他之所以會選擇當官,就是想著只當個商戶,財產安全人生安全都太沒有保障。他又不是能常年低頭隱忍之人,委曲求全的事,做一次兩次可以,要他一輩子都這麼做,他怕他會忍不住,哪天憋不住了,他自己都不敢保證會做出什麼事來。
季宣和有時候想想,都覺得把他放到錦朝是一個錯誤。你看,按他不願受委屈的性格,開疆擴土,自立為王才是他的選擇。問題是他又沒那麼大的野心,在不用拼命就能生活好的情況下,他就會隨遇而安。性格與現實衝突的情況下,端看他如何平衡兩者。
邵雲辰是季宣和的枕邊人,甄老夫子是他的先生,兩人與季宣和相處近二十年,對他的性子非常瞭解。甄老夫子看了邵雲辰一眼,恰好邵雲辰也側身面對他,兩人目光相對,其間的意味不言而明。
“宣和,就在應州府吧,我看雲辰也是這麼想的。”甄老夫子一錘定音。這個決定並非他所願,按他的想法,最好的選擇是另一種。無奈學生更喜歡束縛少的生活,他總不能強迫著季宣和做出違心的選擇。也許季宣和不在乎選擇哪種,問題是,真到了王城,不如意之事樁樁件件累積下來,憋悶久了,可別把他憋出個好歹來。
其實,甄老夫子也挺享受現在的生活。朝堂爭鬥或許精彩,這樣平平靜靜的,也未嘗不好。
有了決定,季宣和趁著還有幾天休息時間,開始編寫術冊。第一步就是批改卷子,卷子不多,只有兩張,唰唰唰,季宣和很快就搞定。
錦朝更重文,術科比起文科要落後許多,陳煜的答卷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那些超過他這個年齡的題目不會就算了,一些小學生很輕鬆就能答出來的題目,他也不會,那就是錦朝教學的問題了。
季宣和可不會認為世子無能,這麼簡單的術科久學不會,那樣,他的世子之位哪會如此穩當?
編寫術冊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總不能讓王府的護衛久留應州府城,季宣和便決定先編些簡單的,量不多,預計整本也不過數十頁,還分了術數、物理和化學,都很淺顯易懂。世子原有課業就不輕鬆,季宣和也沒想著繼續加重他的負擔,這些不多的內容,估計夠他學到年底了。至於之後的術冊,那還是等他慢慢安排。
季宣和很是慶幸,虧得他記憶力強勁,之前學過的都能像詞典一樣,一翻就能找出來。寫手系統中,不少東西都很便宜,唯獨錦朝沒有的東西很貴,其中就包括超出錦朝的知識。他自己掌握的則沒有這個限制,只要他不怕懷璧其罪,他有這份能力,造把槍出來都沒問題。
鑑於儘量不要露出什麼破綻,就算季宣和不想王府護衛在應州府城多耽擱,該花費的時間還是要花費的。為了這麼個原因而更加吸引安王的視線,完全是給自己增添煩惱。
想到此,原先還想快速編寫術冊的季宣和,很乾脆地放棄了原本的打算,改為每日有條不紊地編撰一些。教材不是題庫,主要功能在於傳授知識,季宣和不敢馬虎。
王府護衛看來早就被人囑咐過,安安穩穩在應州府城待著,像是一點都不急的樣子。知道這些,季宣和就更不趕時間了。
談判結束已有半個多月,各郡之間百姓開始流動。到目前為止,還不允許百姓到其他郡定居,以後嗎,這點必然會放開。
自從戰火紛飛後,季宣和同邵雲辰就再沒跟雲州府城季家、京城文家和康平縣潘家聯絡過。那麼多年過去,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在原地。
季家就算了,那裡就季老太爺還算有點樣子,其他人,尤其是季宣和的父母,那真是沒一點做父母的樣子,其中以季大夫人為最,這人腦子想偏了,再想回歸到正常波段,就跟讓一個挑食的人吃他極度討厭的食物一樣,完全是無解的一種存在。
季宣和原本還想著,季大夫人雖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至少也沒直接害過他,礙於規矩,送節禮倒也沒那麼令人難以忍受。他不是錦朝本土人士,不會那麼渴求母親會有朝一日對他另眼相看,本著山不來就我,我也不就山的態度,面上過得去就行。
誰想她偏要出么蛾子,季宣和是有些家業,問題是,就他那點家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