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頁)
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候,我就把他帶到巴丹吉林沙漠,提前讓他經受乾燥與荒涼的考驗。以致現在李翱不僅相貌像我,性格上也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陣勢——粗獷豪爽、好打不平。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李翱是班裡年齡最小的一個,但不久他就成了班裡膽子最大的一個。老師在班裡教他們背兒歌,他帶上幾個小朋友悄悄溜出去滑“大象”;老師在外面教他們跳舞,他又帶著幾個小朋友悄悄溜進教室開水管。
她媽媽李小曼說:“帶你這個兒子費老鼻子勁了。”
那時我們住在李小曼廠子裡的家屬宿舍,院子很大,李翱很型能在院子裡自由地穿梭。很多人見了他都說:“這小子夠皮的了。誰家的小孩啊,哦,就是那個當兵的李果毅、趙小曼的小孩。”
皮,是調皮搗蛋的濃縮。那時候我就犯愁,這小子以後管得住嗎?
我這人是幹就幹個夠,玩就玩個夠那時啊,現在沒時間玩,一旦睡下,嘴部喜歡別人打攪。李翱也是。晚上11點了,他媽媽催他睡覺:“該睡覺了。”
他說:“不嘛,我還沒瞌睡。”
早上,他媽媽叫他起床,他直往被窩裡鑽,“我的眼皮睜不開。”
“眼皮睜不開,眼睛睜開就行了。”
“不嘛,眼皮把眼睛包住的,睜不開。”
我常講,我的父輩生活很清苦,要享受一下也就二兩花生米下酒。我嘛,稍好一些,也不過是二兩豬頭肉下酒。可見,豬頭肉是我常用的下酒菜。後來才發現,這李翱比我更喜食豬頭肉,甚至到了吃肉唯豬頭肉不吃的地步。3歲多時,他一次都能吃半斤豬頭肉,一斤豬頭肉我剛好與他平分秋色趙小曼不吃豬頭肉。平時叫他吃飯,他準說:“我不餓。”
“有豬頭肉呢。”
他馬上就改口:“我餓,我餓嘛。”
而且他還邊吃邊把裝豬頭肉的盤子拉到他的跟前:“這是我的肉,你們不能吃。”
我說:“我想吃怎麼辦?”
他說:“那你就借,下次記得還哦。”
我哈哈大笑:“好,爸爸借一片,下次一定還你。”
真是好笑,我買的豬頭肉,還得向兒子借了吃,下次還得還。
趙小曼雖然不吃豬頭肉,但見兒子吃得暢快,很高興:“李翱乖,多吃肉,長得高。”
李翱睜著大大的眼睛,撲稜撲稜地轉了幾下,問道:“那我爸都那麼高了還吃肉,是不是要長到屋頂頂那麼高啊。”——
正文 第七十五章 李翱抗震救災(下)
小時候,李翱常有妙語出現,唯此最值得我驕傲和欣慰。世人皆望子成龍,我是凡人,也不脫俗。他媽媽帶他畫畫,我與他見面時間少,但每次見面都要教他背唐宋詩詞、背兒歌,還教他編兒歌。
李翱很少有靜下來的時候,有一次,我見他看電視入了迷,就試著讓他編一首看電視的兒歌,他開始不願意,在我的威逼利誘之下,絞盡腦汁,幾經反覆,終於編出來了:“看電視,要坐遠;坐近了,眼睛壞。”
呵呵,這是什麼兒歌啊,但它是李敖有生以來第一首作品,我還是高興得不得了。
而更多的時候,李翱在我編兒歌的要求下,顯得相當的痛苦,或支吾半天不成語,或巧妙地轉移話題,令我十分的疼憐。我不僅一次地詰問自己,是不是太求成心切了?但轉念一想:李翱性野,正需培植。
回憶回憶兒子也是十分溫馨的事情。
我打通了李翱的手機,他半天才接電話:“老爸,你好啊。”
“你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問。
“我在災區抗震救災。”
李翱輕描淡寫。
“這麼大的地震,你不關心關心你老爸,倒去關心別人去了。”
“你那麼大個人,還需要別人關心?何況,抗震救災是你們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你不到災區,我只有替父從軍了。”
“我有我的工作,你以為我不想到災區啊。”
“好好,你在家鄉也是抗震救災,也是為災區營造穩定和諧的外部環境。”
“你小子還懂的不少。注意安全。”
“放心吧,老爸。”
“按時回來上課。”
“沒問題。”
兒子成熟了,我這樣想。
記得小時候每次跟他離別,他都要哭鼻子。
有一次從部隊回來探親,要歸隊了,有一點捨不得他的感覺。李翱知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