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宇跟在湘玉後面,扯扯她衣袖:“七姐姐我們去吃早飯吧。”湘玉答應著,瞥到牆角有一隻風箏,是紅色的鯉魚軟翅風箏,她撿了起來,拂拂灰塵,讓書童傳話問能不能拿,得到應答後,歡喜的拿著風箏帶重宇回了後院。
湘玉拽著風箏回了正院,馮氏見了風箏,得知是從蘇重秉那拿的,眉開眼笑,趙媽媽在一旁道:“呦,這是一個好兆頭,鯉魚躍龍門,大哥兒必然高中。”
誰人都喜好願景,馮氏聽此話更歡暢了,雖不是她親生的哥兒,也照顧多年,自然希望他有出息,大哥兒雖性情冷淡,對這個繼母缺敬重,大哥兒有前途,玉姐兒貼心,縱然無親生子女遺憾,老天爺待她也不薄。
馮氏囑咐湘玉放好風箏,別扯壞了,圖一個吉利。還沒擺飯,丫鬟帶著重宇過來了,重宇規規矩矩給馮氏請安,遞上了一個食盒,掀開一看,裡面是翠玉豆糕:“太太,這是給七姐姐的。”
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才能更舒心,湘玉少一盤豆糕嗎?自然不是,她帶著重宇上早課不過順便,可韓姨娘記下了這份情,一家子本不用外道,但到底親疏有別,藉著重宇的手示好,不奉承不獻媚,恰到好處。
這翠玉豆糕和廚房做的味道不一樣,廚子做的偏甜,可這碟子竟夾雜了一絲的薄荷的清香,更解了糕點的甜膩,一問之下,竟是湘蓮親自做的。
嬌小姐們本不用下廚,可吃了小廚房多年,再美味的珍饈也厭膩了,湘蓮手巧,做菜也有天分,挽袖子拿鏟子,做的津津有味。
只是可不敢讓太太知道,韓姨娘膽子小,怕太太怪罪,小姐家下廚做菜,莫不是大婦虧待?她怕傳出去傷了太太名聲,一直讓湘蓮悄聲兒做,權當廚房做的。
湘蓮喜做菜,這本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人家御膳房的廚子,還能得皇帝喜歡呢。她冷眼旁觀,知太太是個大度的,斷不會為難她,若太太允許了,姨娘也沒甚顧忌的。
在自家後院的小廚房,自己人不嚼舌頭,誰人知道蘇府的五小姐喜歡做菜?姨娘杞人憂天了。
重宇來正院之前,她悄悄在重宇耳根說,告訴太太糕點是她做的,若說了這話,回來給他粽子糖吃。
馮氏不拘小節,笑道:“沒想到蓮姐兒還有這手藝,姑娘家在家裡是嬌客兒,隨心些吧,你姐姐想做,那想做什麼食材儘管開口和廚房要。”馮氏說了一堆話,重宇也沒記住,就知道姐姐可以去廚房做菜了,想起能吃粽子糖,笑盈盈的跑開了。
湘玉在一旁當著背景板,待重宇走了後,她看看馮氏,嘆嘆氣,看來得找時間,和五姐姐聊聊了。
☆、第17章 紅顏知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果然沒錯,到了盛夏,湘玉的字已是娟秀工整了,背書效果也好,女先生十分滿意,她教過許多官家小姐,一說起柳女先的學生,都贊是知書達理、秀外慧中,她自然不想砸了招牌。
湘玉倒不是頑劣不堪,若頑劣反而好管教,她是不在乎,先生臺上講,她也聽,只是不認真罷了,一會兒甩甩毛筆,再不然便是趴書桌上不知再想什麼,可拎起來問,卻對答如流。
古今都一樣,老師都愛懂事乖巧的學生,柳氏最重禮,湘雪這樣勤學好問的學生才入她的眼。自從上了早課,不過數月功夫,湘玉作詩便有板有眼。
本朝重文輕武,詩詞更是盛行,富貴官宦家的小姐,常開詩會,以詩會友,湘玉撐死在現代背過一些詩,穿過來又沒苦讀過,只是半吊子而已,她對詩詞沒甚興趣,也不勉強自己,蘇重秉填鴨式教育,逼著她背詩,苦哈哈背完之後自己發現,背誦果然有用。
柳女先下堂前,時常會佈置寫詩的作業,也不求她們作的詩多驚豔,通順工整即可。湘玉坐在馮氏房裡寫作業,曹姨娘掀簾子進來了,帶著湘琪一塊兒來,似是有話同馮氏講。
湘玉牽著湘琪去了暖閣裡玩,拿出了自己幼時的玩具,湘琪咯咯玩的開心,湘玉靠在一旁,暖閣的櫃子裡有她藏的話本,遂找出來看。
倒不是她八卦,這裡並不隔音,曹姨娘和馮氏的對話她聽的清清楚楚。
原來曹姨娘過來是為了蘇鴻良,昨日她伺候老爺,發現老爺懷裡有個手帕,她以為是哪個姨娘送的,開始不在意,誰知她剛拿起手帕,便被蘇鴻良一把奪走,十分不喜。
曹姨娘眼尖,不過一眼,便看見了上面繡著一個芳字。蘇家的太太姨娘,可沒有哪個閨名裡帶芳字。
那既然不是姨娘送的,難不成是家裡的丫鬟?或者是外面相好的?想到這,曹姨娘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