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有話要說: 後面還有一更,不過有點晚,正在寫O(∩_∩)O
注:京兆府不同於地方各府,可以不受逐級上訴的約束,凡經證實證據確鑿的案件的案犯是可以當堂判死。而其他府,要判死必須經過刑部複審,有時甚至需要皇帝親自鉤決,所以電視中只有老包可以拿著鍘刀鍘人,別人不行,因為別人沒這權利O(∩_∩)O
第七十六章(二更,提示:案子完了,哈哈,大家不用擔心被吊
雖然眾人都聽說今日被告的是戶部尚書; 是朝中重臣; 甚至因此慕名而來,可等真從張舉人口中聽到被告的身份名字; 還是忍不住一陣激動; 紛紛議論了起來。
劉大人聽著外面好像菜市場一樣,不由拿起旁邊的驚堂木; 狠狠的一拍; 大吼道:“肅靜!”
“威~武~”堂下的衙役立刻使勁戳五色棍,終於把外面的聲音壓了下去。
劉大人聽了外面終於不吵了,微微鬆了一口氣; 直接對張舉人說:“既然你告的是當朝重臣,而原告陳大又是民; 以民告官; 你可知道規矩。”
張舉人卻不慌不忙的說:“民告官,笞五十,只是此次卻非簡單的民告官; 而是父告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林正在上首聽的輕笑:“張舉人這是還沒等劉大人審,就給本官安了個爹,佩服!”
然後轉頭對劉大人說:“算了; 本官懶得計較這些,劉大人還是直接審吧,本官倒要看看,張舉人是如何給本官安個爹出來的。”
劉何尷尬的笑了笑; 直接對張舉人接著說:“既然你說尚書大人就是當年陳家的那個孩子,可有證據?”
“回大人的話,學生有當年的穩婆和里正為證。”張舉人說著,對跪在一旁的穩婆和里正一指。
劉大人於是一拍驚堂木,直接說道:“既有人證,還不快快說來!”
張舉人轉頭對穩婆說:“你將當初的事從頭到尾,原原本本的給堂上各位大人說一遍。”
穩婆偷偷抬起頭看了堂上一眼,只見滿眼都是烏紗帽,頓時一哆嗦,磕磕巴巴的說:“民婦、民婦是田家村的一個寡、寡婦,會、會點接生的活,民婦、民婦家男人去的早,就,就指望這手藝過活……”
堂上眾人聽的頭大,他們是來聽案子的,不是聽一個穩婆講故事的,劉何直接說:“廢話少說,你就說那天的事!”
穩婆一激靈,嚇的話也順了:“那天陳大媳婦難產,就讓他家大丫來叫民婦,民婦就去了,然後生了個帶把的。”
劉何頭疼的問道:“本官是問哪一年,哪一天,你給陳大媳婦接生的?”
“這民婦如何記得,民婦接生的孩子那麼多。”穩婆躡躡的說。
劉何無語,轉頭看著張舉人。
張舉人拱手說:“大人別忙。”
然後轉頭問穩婆,說:“那你可還記得當初去接生的那天,和往日有何不同,或者天氣有什麼變化?”
穩婆忙點點頭,說:“這個民婦記得,當初他家大丫叫民婦時,其實民婦不大想去,因為當初下了好大的雪,都到人膝蓋了,只是民婦和陳家是同村,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民婦最後還是冒雪去了,其實要不是這個事,民婦早不記得陳家當初那個孩子了。”
張舉人點點頭,然後問陳大旁邊跪的那幾個兒子和女兒:“你們誰排第九?”
其實一個又黑又瘦的漢子小聲說:“小的是。”
“你今年多大了?”
“小的今年二十二。”
“誰排第十一?”
旁邊一個年紀小一點的出生道:“是小人,小人二十。”
林正在上面聽的嘴角抽了抽,不過卻沒說什麼。
就見張舉人拱手對劉大人說:“如此,可以知道陳家第十子,生於二十一年前的大雪天。陳家第九子,第十一子有戶籍為證,這個做不了假。”
劉大人微頷首,說:“不錯,只是這下雪的時辰?”
“這個就要問里正了。”張舉人笑著說。
里正掌管本地的戶籍和納稅,自然得時刻關注天氣,以防出現旱澇,要不萬一收不上糧,那可是大罪。
里正聽到張舉人說到他,就上前一點,行禮說:“老朽查了當年的賬冊,發現二十一年前那個冬天只下過一場大雪,而下雪的時間是十一月初三,整整下了兩天。”
等里正說完,張舉人就從袖中掏出一個冊子,讓旁邊的衙役呈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