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砸錢刷起來的逼格也算逼格嘛,應該也能唬住人。
所以許昕華一行人到了滬城,便在各家商場轉悠,去金陽廣場只是臨時起意,存著“取經”的想法,結果到了商場就發現有店面急著轉讓,而且正好是服裝店。
這個時候,國人其實還沒多少名牌意識,大概是因為生活還沒有完全滿足溫飽,只有脫離了溫飽線,衣食無憂,才會有更高的追求,物美價廉的國產服飾,才是大多數國人現在的選擇。
有需求才有市場,上輩子人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國際品牌,現在基本上還沒有進入大陸市場,金陽廣場因為投資人是外商,透過投資人的牽橋搭線,商場才能引進幾家國際品牌,所以它成了全國聞名的商場。但現在有了個缺口,再想引進國際品牌,就沒那麼容易了。
國內倒是也有服裝品牌,大多是像欣榮這樣有自己的生產線,由於成本低了,定價自然高不到哪裡去,這些“品牌”能開家店鋪獨立經營,就算很不錯了,金陽廣場堪稱天價的租金,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於是,如金陽廣場這樣的高階商場,一時也束手無策了,他們急著把鋪位租出去,許昕華一行人聽到訊息也躍躍欲試,兩方一拍即合,當場就簽下合同了。
生意不等人,許昕華考察結束就沒時間回羊城,直接留在滬城準備開張事宜,滬城人手太少,只能她親自盯著。
鬱白文則匆匆回羊城“招兵點將”了。
許昕華在滬城一留,兩三個月就過去了。金陽廣場租金不菲,對欣榮來說卻不算什麼,所以許昕華除了盯著金陽廣場的進度,同時也還在跟其他商場接觸,比如上輩子她都聽過的城東商場,下個月才建成,商鋪可租可賣,現在買還有很大的優惠力度。許昕華跟鬱白文打了幾個電話,錢到帳後就以公司的名義在城東商場買了間店鋪——她現在還沒辦法以個人的名義在滬城的銀行貸到款,就只能為公司謀福利了。
鬱白文同意買店鋪,則是因為跟他說,公司在滬城有了房產,以後抵押貸款之類的都方便,畢竟他們在這邊沒有熟人,有固定資產就好辦一點了。
城東商場的店鋪買下來,開張還要等它建成以後,而金陽廣場卻是試營業便賺了個滿體缽。
顧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以為金陽廣場內所有區域、每個鋪位都是無數有錢人搶著要,最後能進駐的都是有錢還有背景的商家。因此,欣榮落戶金陽廣場,刷逼格的任務就完成一半了,另一半則靠許昕華各種超前的宣傳手段,耳目一新的營銷策略,以及緊急從各店調過來的銷售團隊。
這批店員大都是許昕華親自帶出來的銷售精英,嚴格按照許昕華的要求——其實她上輩子逛各種街總結的經驗,不管買不買,先把顧客忽悠進試衣間,進了試衣間就讓她們多試幾件,空的時候就讓店裡人一起誇她們好看,忙的時候就要讓顧客知道她們多麼多麼受歡迎。
就是靠著這些“超前”的套路,試營業那幾天的業績,就完成了他們半個月的營業目標——目標本來就是往高了定的,還能超前完成,足以見得滬城人們的消費能力。
因為這個驚喜,本來打算新店走上正軌,就回羊城一趟的許昕華,再一次停下了腳步,她跟鬱白文都想趁熱打鐵,等不到城東商場開業了,許昕華迅速在滬城商業街找了家兩層的店面,滬城的第二家分店也準備開業了。
三月三十一號,也是星期天,不僅大部分單位放假休息,還是很多人的工資日,欣榮女裝一般都是在這種“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上新款。
滬城和羊城氣候不一樣,這邊季節分明,所以要分開上新,這個時候羊城已經上了夏季裙裝,滬城才開始上單衣。
在這個日子,店裡肯定忙上加忙,對於跟搖錢樹差不多的金陽廣場分店,許昕華也重視得很,打算哪也不去,今天就在商場坐鎮了。
剛洗漱完,門鈴就響了,許昕華開啟門,穿著職業套裝的年輕麗人一手拎著公文包,另一隻手揚著保溫盒衝她笑:“許總,今天輪到秀玉煮飯,她熬的蔬菜粥,給你留了一份,讓我帶過來。”
許昕華在滬城也是自己租房,為了互相照應,就跟員工們租在同一個小區,不過她們是套房,她一個人住,便租了套單身公寓。
這應該是國內最早期的單身公寓了,建的時候應該更多考慮了實用性,廚房衛生間和客廳都是隔開的,可惜開發商用心設計的廚房,許昕華一次都沒用上,有時候還嫌它佔用了公共面積。
許昕華接過保溫盒,沒有客套就讓人進屋了,“不用每次都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