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強化內閣 (第1/2頁)
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呃... 告老還鄉。 這速度也太快了。 然而,馬上到臘月,對方告老還鄉挺正常。 幸好先前李起元請求告老還鄉,他開始尋覓合適人選,計劃順便改變內閣。 朱由校爽快的說:“準了,愛卿交接完政務,何時啟程回鄉,朕親自為愛卿送行。” 李起元見皇帝放人,作揖答謝:“謝陛下隆恩。” 這時,朱由校目光轉向孫承宗,朗聲說:“即日起,孫愛卿入內閣。內閣官吏統統升為從一品,無需兼任各部尚書,直接領導各部。李國普任內閣首輔,負責政治,分管吏部,土地局,徐光啟負責科技,分管工部,軍器部,郵政總局。劉一燝負責經濟,分管戶部,農部,錢莊總局,海關總局,糧食總局等,劉鴻訓負責司法,分管刑部,通政司,治安總局。張夢鯨負責外交和教育,分管禮部,鴻臚寺,太學,四夷館。孫承宗負責軍事,分管兵部,朱童蒙任兵部尚書,今後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軍事歸軍事,諸卿分管各部,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互相統籌,互不干擾。” 太祖廢丞相,成祖設內閣,降低內閣官吏品級,然而,權力不在於品級而在於實力。 內閣官吏長期居於中樞,協助皇帝處理軍國大事,手中權力相當大,尤其是內閣首輔更如此。 何況,內閣官吏經常兼任六部尚書,各部尚書乃正二品官銜,內閣官吏權力自然而然放大。 與其壓制內閣官吏管轄,不如做好提高官銜,賦予更大的權力,完善監督體系以限制。 “遵命。” 內閣官吏震驚中,呆滯的作揖領命。 早前皇帝開始收拾內廷宦官,重新選拔內閣官吏,百官就隱隱覺得皇帝雖然沒有提高內閣官吏品級,但賦予內閣官吏更大權力,現在皇帝明確內閣官吏為從一品,官銜高於各部,又分管各部,各司,這分明將內閣官吏凌駕於各部之上。 這還是內閣,又有點像以前的三省六部制,卻沒有設定丞相,更沒有給予內閣官吏全部人事權,但內閣官吏擁有丞相大多數的權力。 關鍵內閣分管,內閣官吏職權更加明晰,何況皇帝推行責任人制度,誰出錯,誰負責。 內閣官吏陸續回過神,赫然發現皇帝將稅務總局,反貪總局,審計總局,軍法處,財政處,總參,全單獨分列出來,這些機構要麼監督百官,要麼懲罰百官,要麼為皇帝籌謀劃策。 何況,獨立監察百官的都察院,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的通政司,喜歡下克上的各科給事中。 各部尚書更呆滯,好端端的各部多出名頂頭上司。 百官思索中,朱由校擲地有聲說:“今後,稅務,反貪,審計三局,都察院,大理寺,軍法處獨立於內閣各部之外,最高管轄亦升為從一品,做好分內之事。” 聞言,稅務總局李待問,反貪總局薛國觀,審計總局李應薦,都察院的阮大鉞,謝學龍,大理寺的房可壯,軍法處的楊維垣齊齊作揖領命。 賦予內閣更多權力,卻加重對內閣官吏的監督。 百官漸漸冷靜,消化內閣鉅變演變的後果,皇帝將最重要的吏部,土地局交給首輔,證明朝廷以後重點依然是整頓吏治,推行攤丁入畝,廢除徭役。 以吏部為例,皇帝讓李國普分管吏部,賦予大部分人事權,不出意外的話,李國普會加強官吏選拔,考核,遴選真正有真才實學的官吏推薦給皇帝,最終讓皇帝定奪。 若李國普為迎合皇帝,甚至會自發掀起的吏治改革。 新官上任三把火,朝廷各部,地方官吏怕都要膽寒了。 這時,朱由校敲了敲龍案,擲地有聲說:“為確保吏治清明,司法公正,今後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連同宗人府宗正五人,只要恪盡職守,忠於大明,除非在職去世,告老還鄉,或知法犯法,否則始終保持其職位。” 啊。 這麼做,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宗人府宗正形同終身任職,只要對方不死不作不辭官,新皇登基都沒法廢掉對方。 現在或許官銜低於內閣官吏,但他們近乎於終身任職,今後做事沒有後顧之憂,彈劾奸邪,必是不遺餘力。 誰敢造次,傳到他們耳中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不過,透過整飭陝西,河北,山東,北直隸,朝廷百官清楚吏治腐敗到何種程度,是要重典治理。 拔高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宗人府地位,利於大明吏治,司法清明。 大明朝廷推陳出新,剛剛完成新的部署,八旗內,皇太極亦開始實施轉移內部矛盾的計劃。 東北。 漫天風雪,氣候驟降,皇太極點齊精兵,親自領兵開始征戰察哈爾部的計劃。 此戰皇太極雄心勃勃,希望透過戰爭掠奪緩和內部經濟,八旗抵達科爾沁草原,前線密切關注草原動向的捉生快馬加鞭送回訊息。 鰲拜領著捉生匆匆面見皇太極:“大汗,草原鉅變。” 聞言,皇太極面色古怪,東征前夕草原鉅變,到底是福是禍?好奇的詢問:“發生何事,這麼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