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林丹汗的實力 (第1/2頁)
佰夫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日。 京城氣氛驟然緊張。 內閣李國普為首的官吏,兵部尚書孫承宗冒著嚴寒匆匆進宮。 李國普詳實彙報林丹率部南征,兵鋒抵達喀喇沁部,喀喇沁部初戰失利,倉皇派使者向西部順義王卜失兔求援,又派使者南下希望獲得明廷幫助。 順義王深知土默特和喀喇沁唇亡齒寒,林丹覆滅喀喇沁,相鄰的土默特難以獨善其身,故而派使者同時南下,希望說服明廷派兵參戰,再不濟,獲取些許物資馳援。 呵呵。 朱由校獲悉蒙古變故,起初內心焦慮,害怕朝廷無兵可派,又怕出兵鎩羽而歸,朝廷在草原損兵折將,浪費人力物力。 不過,他深知歷史走向,清楚置身事外的結局。 此戰明廷以內部問題繁雜,陸續拒絕喀喇沁,土默特的求援,林丹汗領兵以秋風掃落葉的之勢擊敗喀喇沁,土默特。 皇太極又趁察哈爾部遠離故地,陸續擊潰林丹留在故地的部落,開始征討林丹汗,消滅察哈爾部。 進而繞過遼東的關寧錦防線,率兵從蒙古各地突進長城,洗劫北直隸地區,史稱“己巳之變”。 事實上,隆慶議和以來,北疆土默特部和明廷關係良好,始終是明廷在草原最可靠的盟友,更是明廷在北方的屏障。 然而,察哈爾部南征,崇禎不吸取廣寧之戰林丹汗放明軍鴿子的教訓,認為林丹汗壯大會協助明廷攻打建奴,故而,漠南蒙古發生鉅變時放棄卜失兔為首的土默特部。 結果,喀喇沁,土默特兩部陸續遭林丹汗擊敗,其後或投降建奴或依附建奴, 縱觀林丹汗的所作所為,他對大明勒索無度,欲獲取大明海量賞賜,寧可做賣隊友之事,亦不願意和建奴衝突。 又欲一統蒙古各部,對蒙古內各部重拳出擊,打的各部雞飛狗跳,各部寧願投奔建奴都不歸順他這個成吉思汗直系子孫。 對生死大敵建奴,始終是聞風而逃。 儼然是蒙古的崇禎,或者說林丹,崇禎是蒙古和明朝臥龍鳳雛。 鑑於清楚拒絕喀喇沁,土默特求援的造成惡果,鑑於清楚林丹汗的敗局,朱由校內心漸漸做出決定。 迅速召見朱童蒙為首的京營官吏,吳牲為首的五軍官吏,商討林丹汗南征事宜。 支援。 肯定要支援。 到底該怎麼支援,支援力度多大,都需商量出個子醜寅卯。 朱童蒙,李邦華,梅之煥,鄭崇儉,吳牲,王家楨抵達乾清宮,李國普道出林丹率部南征,喀喇沁,土默特派使者南下求援。 嘶... 朱童蒙,李邦華,梅之煥等深口呼氣。 朝廷忙於內部改革,聚重兵於遼東,草原突然掀起戰事,著實超出所有人預料。 幾名官吏竊竊私語商討片刻,劉鴻訓出列率先表態:“陛下,萬曆朝兵部尚書宋以翰在《邊事略》中形容林丹汗是 "窮餓之虜"。此後兵部尚書蕭大亨上書稱林丹 “少韓思禮,懦弱不強"。遼東巡撫熊廷弼亦認為林丹 "未得合眾"。 廣寧之戰,林丹汗出工不出力,臣以為林丹汗不足信,當馳援喀喇沁,土默特兩部,阻擋林丹汗率兵南征。” 此言出,好些官吏點頭附和,支援不能輕信林丹汗的建議。 劉鴻訓的想法和朱由校不謀而合,朱由校沒有表態,面不改色望向孫承宗,李起元,朱童蒙等。 這時,劉一燝出聲駁斥,進言說:“陛下,林丹兵強馬壯,近年來對外屢屢犯邊,對內征討各部,實力日漸強大,朝廷不可小覷對方,若馳援喀喇沁,土默特部,必然開闢新戰場,給建奴造成渾水摸魚的機會,臣以為不宜再樹敵。” 林丹抓住萬曆三大徵後大明休養生息期,以及努爾哈赤尚未崛起,不斷擴大在漠南蒙古諸部內的影響力,並且取得不錯的成效,隱隱有成為蒙古諸部共主的趨勢,現在儼然是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若馳援對付林丹汗,興許是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朝廷剛剛積攢點錢財,決不能全浪費在草原部落身上。 話剛落音,孫承宗望了眼劉一燝,出列高聲駁斥:“陛下,劉大人言之有誤,林丹雄心壯志,妄圖重現蒙古昔日榮光,長期施行先安內,後圖急的策略,即攘外必先安內。 早年,的確隱隱有控制諸部的趨勢,然而,近年來蒙古內部鉅變,以蒙古現狀來看,林丹非但沒有達成所願,連續征戰反而造成內喀爾喀部,科爾沁部,和察哈爾內部的部落陸續投靠建奴。其勢力有限,臣認為不能寄希望於林丹。” “反觀土默特部,隆慶議和以來,雙雙保持長期和平,通商貿易日漸擴大,何況,土默特支援朝廷對草原的政策。臣建議支援卜失兔,對抗林丹。” 連續三名朝廷重臣表態,有支援馳援喀喇沁,土默特,也有駁斥的。 朱由校耐心聆聽,腦海中大概有了思緒。 說起來,朝廷官吏,包括孫承宗,劉鴻訓,劉一燝等其實都不瞭解蒙古近況,以為林丹汗乃蒙古各部汗王。 他卻瞭如指掌,科爾沁部、喀爾喀部處於後世蒙東地區,土默特部,喀喇沁部,鄂爾多斯部位於蒙中地區,各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