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比亞笛的最終選擇 (第1/2頁)
520農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
汪傳福在公司召集了一場高層會議,公司主要股東也悉數到場。
會議伊始,汪傳福將與郝強的對話內容向與會者作了詳細彙報。
汪傳福神色凝重地說道:“各位,現在是這麼個形勢,未來科技集團已掌握了世界一流的鋰電池製造技術。
我們自主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在提升方向上已經被他們的技術專利所封鎖,難以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我向郝強提出了技術授權的請求,對方原則上同意了,但開出的價格相當高。”
他接著解釋道,如果接受這份技術授權協議,按照最低2Gwh的產能,比亞笛每年將需要向未來科技集團支付最少8300萬元的授權費用。
這個數字讓在座的高層們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真他麻的貴啊!
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角色互換,他們可能會要價更高。
畢竟,這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更重要的是,他們意識到如果拒絕這個技術授權,而新能源汽車市場真的如預期那般蓬勃發展,其他競爭對手很可能會搶先一步獲得這項獨家技術授權。
這將使比亞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一位資深高管沉思片刻後說道:“雖然費用確實不菲,但我們必須權衡長遠利益。
如果這項技術能夠確保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那麼這筆投資可能是值得的。”
另一位高層補充道:“如果不接受技術授權,自主研發所需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可能會更大,而且成功的不確定性也更高。
最頭痛的是,前方無路可走了,未來科技集團發展太快了,直接堵死我們的路。”
汪傳福聽著眾人的討論,點了點頭。
他深知,這個決定不僅關乎公司的短期利益,更將決定比亞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接下來,他們需要進行更深入的財務分析和市場預測,以做出最終的決策。
一位小股東好奇地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我們直接購買成品電池,是否划算?”
汪傳福迅速回應道:“如果我們每年要配置超過一萬輛新能源車,直接購買成品電池是極其不合算的。”
平均每度電電池,製造成本能節省四百元左右。
生產1Gwh,那就節省四億元。
這筆賬很好算,買太貴了。
當然,自主生產電池,投入成本也大。
平均每1Gwh產能,利用別人的裝置,需要投資3億元,而且還要支付四千多萬元的技術授權費用。
聽到這裡,另一位股東立即表示:“既然如此,很顯然自主生產是最划算的選擇。
畢竟,我們本來就具備相關技術基礎。”
其實,對於大多數股東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這項合作能否提升公司股價。
這才是他們最看重的因素。
如果合作能帶來股價的上漲,那麼他們就傾向於支援這個決定。
至於其他細節,他們並不太在意。
只不過,這些話不能公開說出來。
很顯然,未來科技集團的崛起已經對比亞笛的股價產生了顯著影響。
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合作,很可能會給比亞笛的股價帶來積極的提振。
汪傳福聽完各方意見後,陷入了深思。
他意識到,這個決策不僅關乎技術和成本,更涉及公司的市場定位和投資者信心。
他需要在自主生產的成本效益和與行業領先者合作所帶來的市場反應之間找到平衡。
最後,他總結道:“各位,我們需要進行更詳細的財務分析和市場預測。
我們不僅要考慮短期成本,還要權衡長期技術發展和市場競爭力。
會後,我們再深入評估方案的利弊,然後再做出最終決定。”
這個建議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贊同。
事實上,作為一位對技術有深入瞭解的領導者,汪傳福心中早已有了定論。
他清楚地認識到,除了接受技術授權,比亞笛幾乎別無選擇。
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決策,更關乎公司的未來生存。
他設想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場景:如果有競爭對手搶先與未來科技集團達成合作,獲得了獨家技術授權,那麼比亞笛的鋰電池專案將面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