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王兆蘭任副隊長,初向臣為政委。又改組了縣委。然後,去吉海路沿線和海龍縣巡視。
就在這時,南滿游擊隊連遭挫折,隊長孟傑民和繼任隊長王兆蘭、政委初向臣,還有一些骨幹、隊員,相繼犧牲——前面已經說過了。
很難把這些挫折與楊靖宇聯絡起來,因為此前磐石黨就在進行土地革命,這時各地的游擊隊幾乎都在打土豪中奪取武裝。又很難不與楊靖宇聯絡起來,因為他的到來顯然加劇了這種傾向。1月7日,《滿洲省委在給磐石中心縣委及游擊隊的指示信》中,認為在楊靖宇的領導下,磐石游擊隊開始了一個大的轉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獲得了許多成績。主要的是:開始領導了遊擊運動,發動了分糧及沒收豪紳地主土地財產的鬥爭,槍殺了幾個大地主與國民黨最有力的反動領袖(於總司令)”。
巴彥游擊隊就是這時候垮的,但是領導人還在。磐石則倒過來了,游擊隊還在,領導人沒了。連遭挫折有人沒了信心,主張隊伍分散活動,實際就是貓起來不幹了。縣委有人則乾脆提出插槍。隊伍不斷有人開小差,幾天工夫160多人不到100人了,人心惶惶要散夥了。幸虧團省委巡視員劉過風趕巧來了,堅決反對插槍、分散活動,好歹才把隊伍穩住。楊靖宇聞訊,也從海龍趕來了。
楊靖宇重新整頓隊伍,並決定自己留下來代理政委。
這是一個果斷的、大無畏的決定,一個決定了他和游擊隊的命運的決定。
在1933年大雪漫天的1月,“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季節,這支游擊隊特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使它能夠再支撐上一段時間——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如果巴彥游擊隊不是這時候垮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