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鋸大缸”。
一個鋸缸的老漢,挑著擔子,隨著有節奏的鑼鼓聲走出來。他唱道:
張老漢我挑起擔子下四鄉
鋸碟子鋸碗鋸大缸
今天我不上別處去呀
一心要去王官莊
王官莊有個馮大娘
她是抗日的好榜樣
大兒子參加了八路軍
大女兒是區裡的婦救會長
二女兒兒童團裡團長當
小兒子也在兒童團裡扛戳槍
她全家抗日真模範哪
…………
花子禁不住推推母親,歡欣地說:
“大嫂,你聽,這不是說的你嗎?”
母親心裡也很詫異,嘴上卻說:
“哪裡的話,人家是演劇,同名同姓的多著呢。”
她們一聽鋸缸匠叫道:“馮大娘來了。”就趕忙朝臺子看去。啊,可不真是馮大娘來了!
臺上出現一個老大娘,簡直和母親一模一樣。似乎她的頭髮也是灰裡帶白,眼角上也有皺褶,嘴唇兩旁也有象母親一樣深細的紋條,而下顎右方那顆豆大的黑痣,也是給人一種慈善溫和的印象,可就是她那雙大腳沒搞成小的,否則,真是“如來佛”也難辨出的“真假孫悟空”了。
臺下的人們一陣轟動,齊聲喝彩。有的人真以為是母親在臺上了。
那馮大娘手提著細柳條編成的小籃兒,和鋸缸的老漢對扭著唱起來:
日頭高照天氣爽
馮大娘我上街走一趟
街頭一見鋸缸匠
上前招呼走的忙
叫一聲鋸缸的好老張
今天你又來下鄉
俺家可沒有打碎的缸
噯喲喲
你的飯碗可難保長
就在這時,走上兩個八路軍的炊事員。他兩人抬著一口破缸,唱道:
咱們真是太浪當
公雞飛到牆頭上
蹬下石頭打破老大娘的缸
咱人民軍隊損物要賠償
你我快把缸鋸好
按市折價送給老大娘
四個人碰到一起。戰士耍花錢鋸缸,馮大娘堅決不依。互相爭執不下,各講各的理由,忽然鋸缸匠高唱道:
不要吵了
那面來了婦救會長
兩個戰士立刻向婦救會長說明情況,要她幫助勸說老大娘答應賠缸;那馮大娘瞥了婦救會長一眼,說:
“好啦,咱婦救會長說了算。”
大家都同意要婦救會長來斷案。那婦救會長對戰士們說:“缸鋸好了,你們還用,什麼時候要走什麼時候再還,錢由缸主自付。”戰士們當然不肯,但也沒有法子了。
馮大娘和婦救會長向戰士們告別走後,那鋸缸老漢才對戰士們唱道:
哈哈哈
那婦救會長的媽媽
就是這馮大娘……
劇還沒演完,人們就大聲歡笑起來。
母親的臉紅了,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心想:“這事他們怎麼知道的?娟子說出去的?不會。……咳,演得多象。我當時提個籃子也沒漏呢……對啦,我那時正要送點四季豆、嫩韭菜和幾個雞蛋給於團長幾個人,是他的隊伍在村裡住的呀。
扮我的那人是誰呢!多象……”
“大嫂,就是你呀!”花子高興地抱著母親的胳膊,“怎麼這事我連一點也不知道!大嫂,你的嘴真緊呀。哈哈,真好啊!”
下面是一出歌劇。述說一個當童養媳的女孩子,受著公婆的打罵,丈夫的欺侮,過著牛馬不如的日子。她不能忍受,投井自殺也沒成。後來,八路軍來了,她參加了婦救會,積極作抗日工作,向公婆和丈夫作鬥爭,終於在組織的幫助下,她得到勝利,過著男女平等的自由生活……
劇演得很成功。扮那女孩子的演員真的哭了。花子看著看著,身子慢慢倒在母親盤坐的腿上,悄聲啜泣起來。臺下好多人流下淚。有些青年男女和孩子,還摔小石子打那惡公婆。又看到那童養媳鬥爭勝利了,全鼓起掌來。花子也跟著鼓掌,可心裡還是在慟哭……
母親的眼睛也潤溼了。但她總感到別人的、特別是花子的眼淚比她流得多,非常值得同情。母親知道這個已出嫁而長期住在孃家的姑娘,為什麼格外傷心些。但母親不知道早變得活潑愉快的花子,為什麼還有憂鬱苦楚的陰影,時常出現在她臉上;而那雙單純樸質的眼睛裡,為什麼